|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16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9-11页 |
| (一)病例选入 | 第9页 |
| (二)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 (三)病例选择 | 第10页 |
| (四)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一)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治疗大法 | 第11页 |
| (二)观察项目及方法 | 第11-12页 |
| (三)疗效判定标准 | 第12页 |
| (四)统计方法 | 第12-13页 |
| 三、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第13-16页 |
| (一)卵泡发育疗效分析 | 第13页 |
| (二)经治疗后,患者临床妊娠率统计 | 第13页 |
| (三)治疗前后,基础内分泌(血清 FSH、LH、E2)水平比较 | 第13页 |
| (四)治疗前后卵泡最大日卵泡直径、内膜厚度比较 | 第13页 |
| (五)治疗前后卵泡最大日血清雌激素及黄体中期(排卵后 7 天)血清孕激素水平比较 | 第13-14页 |
| (六)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 第14页 |
| (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第14页 |
| (八)治疗前后主要中医单项证候评分比较 | 第14-15页 |
| (九)安全性指标观察 | 第15-16页 |
| 讨论 | 第16-26页 |
| 一、立题依据 | 第16-17页 |
| 二、中医学对肾虚血瘀型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的认识 | 第17-18页 |
| 三、现代医学对卵泡发育不良的认识 | 第18-19页 |
| 四、方药及治法分析 | 第19-24页 |
| (一)组方分析 | 第19-20页 |
| (二)治法分析 | 第20-21页 |
| (三)现代药理研究 | 第21-24页 |
| 五、结果 | 第24-25页 |
| (一)对卵泡发育情况、妊娠率情况的分析 | 第24页 |
| (二)对卵泡直径、内膜厚度的影响 | 第24页 |
| (三)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24页 |
| (四)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五)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25页 |
| 六、不足及展望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综述 | 第29-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录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发表论文 | 第40-45页 |
| 详细摘要 | 第45-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