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17-18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17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8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 | 第18页 |
·银行业脆弱性理论 | 第18-20页 |
·存贷款的流动性不对称性是其内在不稳定性的根源 | 第18-19页 |
·高负债比率和低资本资产比率加剧了其内在不稳定性 | 第19页 |
·银行业面临的多种风险,是影响其内在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 第19-20页 |
·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银行挤兑模型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性分析 | 第22-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利率市场化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 第22-23页 |
·社会融资结构改变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 第23页 |
·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理机制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 第23页 |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6页 |
·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23-25页 |
·良好的内部环境 | 第25-26页 |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 第26页 |
·存款保险机构职能的设计问题 | 第26-27页 |
·问题银行的处置问题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9页 |
·主要国家存款保险制度 | 第28-33页 |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 第28-31页 |
·部分欧盟国家存款保险制度 | 第31-32页 |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 | 第32页 |
·印度存款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共性 | 第33-34页 |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 | 第34-35页 |
·主要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9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负面影响 | 第35-36页 |
·借鉴国际经验有效化解存款保险制度负面影响 | 第36-37页 |
·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 | 第39-48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 | 第39页 |
·设立方式与组织结构 | 第39-40页 |
·参保方式与参保资格 | 第40-41页 |
·存保基金来源及运用 | 第41-42页 |
·存款保险范围、差别化费率设计和理赔限额 | 第42-44页 |
·存款保险范围 | 第42-43页 |
·差别化费率设计 | 第43页 |
·最高理赔限额 | 第43-44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职能 | 第44-45页 |
·问题银行市场化处理 | 第45页 |
·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所需的配套环境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