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金纳米团簇的合成方法 | 第12-15页 |
·动力学控制法 | 第12-13页 |
·“尺寸调节”(Size-focusing)法 | 第13-14页 |
·“尺寸转换”法 | 第14-15页 |
·合成后分离法 | 第15页 |
·金纳米团簇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金纳米团簇的研究意义 | 第18-29页 |
·金纳米团簇形成机理研究 | 第18-20页 |
·金纳米团簇性能及应用研究 | 第20-29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1页 |
第二章 金纳米团簇的表征方法 | 第41-55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常规表征方法背景介绍 | 第42-46页 |
·尺寸确定方法 | 第42-44页 |
·组成表征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构表征方法 | 第45-46页 |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 第46-50页 |
·XAFS定义和发展 | 第46-48页 |
·XAFS实验技术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第三章 Au-双膦纳米团簇的控制合成研究 | 第55-69页 |
·引言 | 第55-57页 |
·前驱物Au_2L~5Cl_2的制备 | 第57-60页 |
·制备方法 | 第57页 |
·样品表征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Au-L~5纳米团簇的控制合成研究 | 第60-64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第四章 Au-双膦纳米团簇生长机制的研究 | 第69-87页 |
·引言 | 第69-71页 |
·Au_(11)-L~5纳米团簇生长过程的原位研究 | 第71-79页 |
·样品准备 | 第71页 |
·实验表征 | 第71-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第五章 硫醇刻蚀Au-双膦纳米团簇的研究 | 第87-103页 |
·引言 | 第87-90页 |
·硫醇刻蚀Au_(11)-L~5纳米团簇的研究 | 第90-97页 |
·样品制备 | 第90页 |
·实验表征 | 第90-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总结 | 第103-104页 |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