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5页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第8-10页
  1.研究背景第8页
  2.研究意义第8-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第10-13页
  1.相关概念的学理分析第10-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3.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论文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15-19页
 (一)社会历史条件第16-19页
  1.理论基础:习近平以前中国共产党的法治思想(1978-2012)第16-17页
  2.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第17-18页
  3.现实要求: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第18-19页
第二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总目标原则以及主要特征第19-26页
 (一)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19-20页
  1.社会主义法治的五大体系第19-20页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20页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五大原则第20-23页
  1.党的领导第20-21页
  2.人民主体地位第21页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21-22页
  4.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第22-23页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第23页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特征第23-26页
  1.全面性第23-24页
  2.系统性第24页
  3.实践性第24-25页
  4.人民性第25-26页
第三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6-37页
 (一)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第26-28页
  1.民主与法治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第26页
  2.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的升级版第26-28页
  3.全面小康社会与法治中国第28页
 (二)“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和“三个有机统一”的思想第28-30页
  1.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第28-29页
  2.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第29-30页
  3. 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第30页
 (三)以法治服务改革的思想第30-31页
  1.遵法和守法意识第30页
  2.改革于法有据第30-31页
  3.立法引领改革第31页
 (四)以法律实施保障法治权威的思想第31-33页
  1.宪法实施与宪法监督第31-32页
  2. 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第32页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阳光监督执法第32-33页
 (五)司法重点领域突破改革的思想第33-35页
  1.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第33-34页
  2.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跨行政区巡回法院第34-35页
  3. 推动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第35页
 (六)法治教育整体推进的思想第35-36页
  1.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第35页
  2.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第35页
  3.建立法律人才流动机制第35-36页
 (七)中国共产党党建法治化的思想第36-37页
  1.党的领导的法治化第36页
  2.党组规章制度法治化第36-37页
  3.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法治化第37页
第四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第37-42页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第37-39页
  1.它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37-38页
  2.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纲领第38页
  3.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指南第38-39页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意义第39-42页
  1.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第39-40页
  2.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40页
  3.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方向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干预研究
下一篇:传统医药专利的“三性”审查与侵权救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