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 第14-19页 |
·GPx分类 | 第15-16页 |
·GPx结构 | 第16-17页 |
·GPx催化机制 | 第17-19页 |
·乒乓机制 | 第17-18页 |
·顺序机制 | 第18-1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19-23页 |
·SOD种类与分布 | 第19-20页 |
·SOD的结构 | 第20-21页 |
·SOD的理化性质 | 第21-22页 |
·SOD对氰化物和H_2O_2敏感 | 第21-22页 |
·SOD的吸收光谱特性 | 第22页 |
·SOD是亲水性的蛋白质 | 第22页 |
·SOD的催化机理 | 第22-23页 |
·具有GPx和ApSOD活性的双功能抗氧化酶 | 第23页 |
·立论依据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36页 |
·序言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7页 |
·溶液配制 | 第27-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6页 |
·pCold I -ApSOD质粒的构建 | 第29-30页 |
·CaCl_2法制备感受态细菌 | 第30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 | 第30页 |
·PCR扩增GPx4_(mut)-linker目的片段 | 第30-31页 |
·pCold I-GPx4_(mut)-linker-ApSOD质粒的构建 | 第31-32页 |
·pCold I-GPx4_(mut)-linker-ApSOD重组质粒的筛选 | 第32页 |
·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32页 |
·普通蛋白的表达 | 第32页 |
·缺陷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32-33页 |
·含硒蛋白的表达 | 第33页 |
·Ni~(2+)螯合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 第33-34页 |
·纯化产物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34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GPx4活力测定 | 第34页 |
·Cu~(2+)、Zn~(2+)引入 | 第34页 |
·ApSOD活力的测定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6-41页 |
·pCold I- ApSOD质粒的构建 | 第36页 |
·PCR扩增GPx4_(mut)-linker目的片段 | 第36-37页 |
·pCold I-GPx4_(mut)-linker-ApSOD质粒的构建 | 第37-38页 |
·普通蛋白表达 | 第38页 |
·含硒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38-40页 |
·Se-GPx4_(mut)-linker-ApSOD和Se-GPx4_(mut)的GPx活力测定 | 第40页 |
·Se- GPx4_(mut)-linker-ApSOD和Nonseleno-ApSOD的SOD活力的测定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绩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