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郑大圣影像中对戏曲元素的运用及其写意性
|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郑大圣导演的创作轨迹 | 第10-12页 |
| ·戏曲元素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运用简述 | 第12-14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22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8页 |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研究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 2 概念界定 | 第22-30页 |
| ·中国电影语言中的戏曲元素 | 第22-24页 |
| ·戏曲在电影化过程中的两种概念 | 第24-26页 |
| ·郑大圣影像下戏曲与电影的关系 | 第26-30页 |
| 3 郑大圣电影语言风格中的戏曲元素 | 第30-48页 |
| ·戏曲元素的视听破立 | 第30-40页 |
| ·方言为主、唱腔转化 | 第30-32页 |
| ·经典程式化表演的改造与移植 | 第32-36页 |
| ·写意性的电影手法戏仿 | 第36-40页 |
| ·家族文化下的个人化写意风格 | 第40-45页 |
| ·影像中戏曲元素运用的共性与价值 | 第45-46页 |
| ·个人风格背后的电影语言民族化 | 第46-48页 |
| 4 结语:表述传统文化的现代影像形式 | 第48-53页 |
| ·郑大圣电影语言的探索与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 ·郑大圣风格的现实意义 | 第49-53页 |
| ·对中国风格的电影语言再思考 | 第49-50页 |
| ·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启发 | 第50-51页 |
| ·研究反思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