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5页 |
·国内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 | 第19-27页 |
·IEC61850标准概述 | 第19-20页 |
·IEC61850标准的优点 | 第20-21页 |
·数字化继电保护的组成 | 第21-26页 |
·传统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的比较 | 第21页 |
·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 | 第21-22页 |
·非常规互感器 | 第22-23页 |
·合并单元MU | 第23-24页 |
·智能开关设备 | 第24页 |
·同步时钟源 | 第24-25页 |
·交换机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系统 | 第27-37页 |
·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要求 | 第27页 |
·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技术 | 第27-29页 |
·LonWorks(Local Operating Network)网络 | 第28页 |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网络 | 第28页 |
·Profibus网络 | 第28-29页 |
·以太(Ethernet)网络 | 第29页 |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特征 | 第29-31页 |
·数字化变电站的总线组网 | 第31-32页 |
·过程总线的组网 | 第32-33页 |
·采样值传输(SAV)模型 | 第33-34页 |
·通信网络实时性的改进 | 第34-35页 |
·通信网络安全性要求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基于最小路集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优化 | 第37-51页 |
·可靠性定义 | 第37页 |
·网络组件可靠性 | 第37-38页 |
·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 第38页 |
·最小路集算法 | 第38-50页 |
·最小路集及算法原理概述 | 第38-40页 |
·算法实现 | 第40-42页 |
·算法优化 | 第42-45页 |
·算例分析 | 第45-48页 |
·各种网络的测试结果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基于GO法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51-65页 |
·引言 | 第51页 |
·GO法的基本概念和概述 | 第51-54页 |
·操作符 | 第52-53页 |
·信号流 | 第53页 |
·GO图 | 第53页 |
·GO运算 | 第53-54页 |
·GO法的分析过程 | 第54-55页 |
·基于GO法共同信号的概率算法 | 第55-57页 |
·单个共有信号的概率算法 | 第56页 |
·2个共有信号的概率算法 | 第56页 |
·多个共有信号的算法 | 第56-57页 |
·GO法和故障树法之间的区别 | 第57-58页 |
·基于GO法的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模型 | 第58-62页 |
·基于单端数据原理模型 | 第59-60页 |
·基于双端数据原理模型 | 第60-62页 |
·算例分析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措施 | 第65-71页 |
·提高数字化继电保护硬件及二次回路措施 | 第65-67页 |
·提高数字化继电保护软件系统措施 | 第67-69页 |
·健全检测方案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总结 | 第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技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