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31页 |
·水源保护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水源保护区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河流型水源保护区主要划分方法 | 第17-28页 |
·经验类比法 | 第18页 |
·水质模型法 | 第18-28页 |
·我国水源保护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1-45页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31-35页 |
·地理位置 | 第31页 |
·河流水系 | 第31-32页 |
·地形地貌 | 第32-33页 |
·气象水文 | 第33-35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5-37页 |
·行政区划与人口 | 第35页 |
·经济发展 | 第35-37页 |
·水源地水质状况 | 第37-42页 |
·水源地区域污染源调查 | 第37-42页 |
·研究区域陆域调查结果 | 第42页 |
·研究区域水域调查结果 | 第42-43页 |
·取水对河段的水质要求 | 第43-44页 |
·淮河凤台段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4 凤台县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 第45-63页 |
·划分目标与原则 | 第45-47页 |
·划分依据 | 第47-49页 |
·相关法律法规 | 第47页 |
·相关行政规章 | 第47-48页 |
·相关行政文件 | 第48-49页 |
·方法选取 | 第49-51页 |
·水质模型建立步骤 | 第51-52页 |
·水质模型法应用 | 第52-59页 |
·主要水文参数 | 第54页 |
·边界条件确定 | 第54-55页 |
·扩散系数 | 第55页 |
·衰减系数 | 第55页 |
·模型计算 | 第55-59页 |
·划定保护区范围 | 第59页 |
·类比分析计算法应用 | 第59-61页 |
·计算方法 | 第59-60页 |
·划定保护区范围 | 第60-61页 |
·区划结果 | 第61-6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