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理论研究 | 第14-19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机关单位 | 第14页 |
·事业单位 | 第14页 |
·“中人”、“老人”和“新人” | 第14-15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福利国家理论 | 第15页 |
·公平正义理论 | 第15-16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17页 |
·“理性人”假设和集体行为困境 | 第17-19页 |
第3章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30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19-27页 |
·促进社会公平 | 第19-23页 |
·保障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 第23-24页 |
·减轻财政负担 | 第24-26页 |
·理顺管理体制 | 第26-27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7-30页 |
·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改革提供了依据 | 第27-28页 |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就为机关事业单位指明了方向 | 第28页 |
·试点地区的改革为全国范围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 第28-30页 |
第4章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及面临的阻力 | 第30-39页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 | 第30-33页 |
·创立时期 | 第30-31页 |
·停滞阶段 | 第31-32页 |
·改革阶段 | 第32-33页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面临的阻力分析 | 第33-39页 |
·利益主体对改革的抵触 | 第33-35页 |
·转制成本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 | 第35-37页 |
·配套制度的不完善 | 第37-39页 |
第5章 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顺利推行措施 | 第39-47页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遵循的原则 | 第39-40页 |
·平稳过渡原则 | 第39页 |
·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 第39-40页 |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页 |
·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 第40页 |
·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推行的措施 | 第40-47页 |
·打消利益主体对改革的顾虑 | 第40-43页 |
·财政压力的缓解 | 第43-44页 |
·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