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2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14-23页 |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 | 第14-16页 |
·环境刑事立法的隐性阶段 | 第14-15页 |
·环境刑事立法的相对独立阶段 | 第15-16页 |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现状 | 第16-18页 |
·专节规范惩治环境犯罪 | 第16-17页 |
·环境刑法保护的范围 | 第17页 |
·罚金刑在惩治环境犯罪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 | 第18页 |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不足 | 第18-21页 |
·立法理念偏颇 | 第18-19页 |
·传统立法思想与环境保护宗旨错位 | 第19页 |
·立法模式不科学 | 第19-20页 |
·犯罪规定范围狭窄 | 第20页 |
·刑罚规定不科学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外国环境刑事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31页 |
·外国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现状 | 第23-25页 |
·日本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 | 第23-24页 |
·德国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 | 第24页 |
·美国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 | 第24页 |
·外国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5页 |
·外国环境刑法立法模式现状 | 第25-28页 |
·日本环境刑事立法模式 | 第25-26页 |
·德国环境刑事立法模式 | 第26页 |
·美国环境刑事立法模式 | 第26-27页 |
·外国环境刑事立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28页 |
·外国环境刑法刑罚措施现状 | 第28-29页 |
·日本环境刑法刑罚措施 | 第28页 |
·德国环境刑法刑罚措施 | 第28-29页 |
·美国环境刑法刑罚措施 | 第29页 |
·外国环境刑法刑罚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完善 | 第31-44页 |
·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理念 | 第31-32页 |
·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服务生态文明理念 | 第31页 |
·环境经济学视角下的动态均衡理念 | 第31-32页 |
·完善环境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 第32-33页 |
·完善环境刑事立法原则 | 第33-35页 |
·重在预防原则 | 第33-34页 |
·立法协调原则 | 第34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4-35页 |
·国际协助原则 | 第35页 |
·转变环境刑事立法模式 | 第35-37页 |
·扩大刑法对环境的保护范围 | 第37-38页 |
·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罚体系 | 第38-42页 |
·刑罚措施的完善 | 第38-40页 |
·非刑罚措施的完善 | 第40-42页 |
·增强环境犯罪可操作性利于司法实践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