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油藏描述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7-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第二章 南梁西区长8油藏地质描述 | 第10-37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0页 |
·地层与构造特征 | 第10-14页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0-14页 |
·顶面构造特征 | 第14页 |
·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 | 第14-21页 |
·沉积背景 | 第14-15页 |
·沉积相划分主要标志 | 第15-18页 |
·沉积相划分及其特征 | 第18-19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19-20页 |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20-21页 |
·储层孔隙结构与物性特征 | 第21-28页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21-24页 |
·物性特征 | 第24-28页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28-34页 |
·层内非均质性 | 第28-32页 |
·层间非均质性 | 第32-34页 |
·平面非均质性 | 第34页 |
·储量计算 | 第34-37页 |
·储量计算方法 | 第34页 |
·储量计算参数 | 第34-36页 |
·储量计算结果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第37-52页 |
·地质建模方法 | 第37-38页 |
·确定性建模 | 第37页 |
·随机建模 | 第37-38页 |
·Petrel建模工具简介 | 第38-39页 |
·建模思路与数据准备 | 第39页 |
·构造模型 | 第39-40页 |
·岩相模型 | 第40-43页 |
·储层属性模型 | 第43-49页 |
·孔隙度模型 | 第43-46页 |
·渗透率模型 | 第46-49页 |
·有效砂体模型 | 第49-51页 |
·储量计算与模型粗化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南梁西区长8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与油水运动规律研究 | 第52-71页 |
·开发历程及现状 | 第52-56页 |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第56-61页 |
·油藏数值模拟 | 第61-62页 |
·油藏数值模拟简介 | 第61页 |
·长8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 第61-62页 |
·长8油藏储量拟合 | 第62页 |
·长8油藏开发生产历史拟合 | 第62-65页 |
·油水运动规律研究 | 第65-68页 |
·长8油藏后期开发主要技术对策论证 | 第68-71页 |
·长8油藏西南区加密井网调整改变井排方向并提高油井注水见效率 | 第69-70页 |
·长8油藏东北区保持现注采井网适度提高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