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电数量的测量及仪表论文--电能测量、电度表论文

基于CANBUS的多工位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概述第11-12页
   ·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的发展趋势第13-14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课题研究所需完成的指标和论文内容安排第15-17页
     ·课题研究所需完成指标第15-16页
     ·论文内容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多工位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相关技术及总体设计第17-31页
   ·电能表校表装置工作原理第17-20页
     ·电能表的分类第17页
     ·电能表的校验方法第17-18页
     ·误差计算方法第18-20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20-29页
     ·核心处理器比较与选择第21-22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与选择第22-23页
     ·现场总线比较与选择第23-26页
     ·系统整体结构框图第26-29页
   ·软件设计需求第29-30页
     ·主控系统软件具体要求第29页
     ·误差仪部分软件具体要求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多工位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硬件电路设计第31-45页
   ·系统主控部分硬件电路设计第31-37页
     ·系统主控部分硬件结构框图第31-32页
     ·A8核心板介绍第32页
     ·电源模块设计第32-33页
     ·LCD模块设计第33-34页
     ·触摸屏模块设计第34-35页
     ·RS232模块设计第35页
     ·RS485模块设计第35-36页
     ·CAN模块设计第36-37页
   ·系统误差仪单元硬件电路设计第37-44页
     ·系统误差仪单元硬件结构框图第37-39页
     ·STM32单片机模块设计第39-40页
     ·脉冲整形模块设计第40-41页
     ·温度检测模块设计第41-42页
     ·CAN通讯模块设计第42-43页
     ·LCD液晶显示模块设计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多工位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软件设计第45-67页
   ·主控系统软件要求及电能表校表流程第45-49页
     ·主控系统软件要求第45-48页
     ·电能表校表流程第48-49页
   ·主控系统程序设计第49-57页
     ·触摸屏功能界面结构框图第49-52页
     ·装置初始化程序设计第52-53页
     ·输出电压电流闭环调整第53-54页
     ·谐波产生、波形分析、频谱分析及失真度分析第54-57页
   ·误差仪单元程序总体设计第57-61页
     ·误差仪应用程序软件流程图第57-59页
     ·CAN通信可靠性解决方案第59-60页
     ·温度检测程序设计第60-61页
   ·各项校验功能程序设计第61-66页
     ·读写被检表数据第61-63页
     ·基本误差测试第63-64页
     ·时钟频率测试第64-65页
     ·潜动、起动试验第65页
     ·走字测试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基于CAN总线的系统在线程序下载方法第67-74页
   ·系统在线程序下载方法总体设计第67-68页
   ·系统在线程序下载方法的上位机软件设计第68-71页
     ·HEX文件格式第68-69页
     ·上位机软件流程图第69-70页
     ·上位机软件界面及下载流程第70-71页
   ·系统在线程序下载方法的下位机BootLoader程序设计第71-72页
     ·设置表位号第71页
     ·BootLoader程序第71-72页
     ·程序下载界面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多工位智能电能表校表装置的调试第74-86页
   ·实验室调试第74-77页
     ·硬件调试第74-75页
     ·通信可靠性测试第75-76页
     ·多机程序下载调试第76页
     ·连机调试第76-77页
   ·现场调试第77-85页
     ·现场调试图片第77-78页
     ·主控系统功能调试第78-79页
     ·谐波生成和波形、频谱、失真度分析第79-80页
     ·读写被检表数据调试第80-83页
     ·基本误差测试第83-85页
     ·时钟频率表测试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7章 总结及展望第86-88页
   ·研究成果总结第86-87页
   ·研究技术的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附录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智能干混砂浆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Wi-Fi的蓄电池自动配组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