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引言第12页
   ·MBR简介第12-17页
     ·MBR的组成与特征第13-14页
     ·MBR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第14-17页
   ·MBR中的膜污染第17-21页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第21-26页
     ·膜性质的影响第21-22页
     ·进水性质的影响第22页
     ·运行条件的影响第22-24页
     ·污泥性质的影响第24-26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6-29页
     ·课题的提出第26-2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页
     ·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MBR中EPS渗透压效应模型的构建与拟合第29-47页
   ·前言第29-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5页
     ·实验装置第30-32页
     ·试验用水第32页
     ·EPS的提取与分析第32页
     ·污泥的粒径分布第32-33页
     ·渗透压的计算第33页
     ·污泥比阻的测定第33-35页
     ·水质指标的测定第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6页
     ·EPS渗透压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第35-39页
     ·渗透压模型的拟合第39-40页
     ·渗透压机理和模型的论证第40-46页
       ·渗透压作用对滤饼层过滤阻力的贡献第42页
       ·pH对过滤阻力的影响第42-44页
       ·外加压力对过滤阻力的影响第44-45页
       ·离子强度对过滤阻力的影响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MBR中EPS渗透压效应的实验论证第47-59页
   ·前言第47-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实验装置与运行条件第48页
     ·SMP与EPS的提取第48页
     ·污泥含水率的测定第48-49页
     ·红外分析第49页
     ·XPS分析第49页
     ·活性污泥过滤实验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滤饼层的物理化学性质第50-54页
     ·滤饼层的过滤阻力第54页
     ·水化学势的顺流向变化第54-55页
     ·滤饼层的弹性性能第55-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MBR中pH对膜污染影响的机理研究第59-74页
   ·前言第59-60页
   ·XDLVO理论第60-6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2-65页
     ·实验装置与运行条件第62-63页
     ·EPS的提取与分析第63页
     ·活性污泥过滤实验第63-64页
     ·MATH实验第64页
     ·表面接触角的测定第64页
     ·Zeta电位的测定第64-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3页
     ·pH对洁净的膜与膜孔堵塞的影响第65页
     ·pH对污泥粘附性的影响第65-68页
     ·pH对膜与污泥的热力学作用能的影响第68-70页
     ·pH对滤饼层过滤阻力的影响第70-72页
     ·pH对膜污染的综合影响与启示第72-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MBR中离子强度对膜污染影响的机理研究第74-85页
   ·前言第74-75页
   ·XDLVO理论第75-76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6-77页
     ·实验装置与运行条件第76页
     ·SMP与EPS的提取第76页
     ·表面接触角的测定第76页
     ·Zeta电位的测定第76-77页
     ·活性污泥过滤实验第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84页
     ·离子强度对膜孔堵塞过滤阻力的影响第77-78页
     ·离子强度对污泥粘附性的影响第78-82页
     ·离子强度与SMP对滤饼层过滤阻力的影响第82-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MBR中膜面粗糙度对膜污染影响的机理研究第85-99页
   ·前言第85-86页
   ·XDLVO理论第86-88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8页
     ·实验装置与运行条件第88页
     ·表面接触角和Zeta电位的测定第88页
     ·膜面粗糙度分析第88页
   ·结果与讨论第88-99页
     ·粗糙膜与污泥颗粒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第88-92页
     ·膜与污泥颗粒的表面性质第92-93页
     ·污泥颗粒与粗糙膜之间的热力学作用能第93-94页
     ·粗糙膜与污泥颗粒相互作用能的影响因素第94-99页
       ·突起半径的影响第94-96页
       ·突起高度的影响第96-97页
       ·污泥粒径的影响第97-99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烟草烟雾中颗粒物上载带组分及净化研究
下一篇: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学参数的时空变化与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