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 | 第19-31页 |
·利益 | 第19-22页 |
·利益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利益的构成要素 | 第20-21页 |
·利益的特性 | 第21页 |
·利益的功能 | 第21-22页 |
·利益的本质 | 第22页 |
·利益观 | 第22-23页 |
·利益观的内涵 | 第23页 |
·利益观的发展 | 第23页 |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 第23-30页 |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内涵 | 第24页 |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脉络 | 第24-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思想 | 第31-42页 |
·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观 | 第31-34页 |
·利益根源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第31-32页 |
·利益的本质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 | 第32页 |
·利益矛盾是把握社会历史的关键 | 第32-33页 |
·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 | 第33-34页 |
·列宁的利益观 | 第34-36页 |
·提高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 | 第34-35页 |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符合大众利益 | 第35页 |
·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二者缺一不可 | 第35-36页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 第36-41页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的利益问题 | 第36-37页 |
·改革开放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 | 第37-38页 |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38-39页 |
·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当代启示 | 第42-56页 |
·以利益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第43-46页 |
·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 | 第43-44页 |
·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层动力 | 第44-45页 |
·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 第45-46页 |
·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利益矛盾 | 第46-48页 |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立场:发展为了人民 | 第46-47页 |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目标:人民共享成果 | 第47-48页 |
·大力发展生产力化解利益矛盾 | 第48-50页 |
·深化经济改革发展生产力 | 第48-49页 |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力度 | 第49-50页 |
·完善新型利益协调机制 | 第50-55页 |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 第51页 |
·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 第51-52页 |
·畅通利益表达机制 | 第52-53页 |
·规范利益约束机制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