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雉科鸟类研究综述 | 第10页 |
·黄腹角雉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黄腹角雉的普通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黄腹角雉的栖息地及种群分布 | 第10-11页 |
·黄腹角雉的研究概况 | 第11页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研究及应用 | 第11-17页 |
·MHC 分子 | 第11-13页 |
·MHC基因的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MHC的遗传特性 | 第14-15页 |
·MHC基因在鸟类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 第15-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黄腹角雉BLB基因多态性 | 第18-43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用仪器设备 | 第18页 |
·实验用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样品来源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提取结果的检测 | 第20页 |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扩增程序 | 第20页 |
·DNA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0-21页 |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21-22页 |
·平端克隆 | 第22-23页 |
·菌液样品序列测定 | 第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DNA提取检测结果 | 第24页 |
·BLB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24-25页 |
·平端克隆结果 | 第25页 |
·测序序列 | 第25页 |
·黄腹角雉BLB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分析 | 第25-29页 |
·等位基因序列确定及比对结果 | 第25-26页 |
·等位基因核苷酸序列碱基及突变位点分析 | 第26-27页 |
·等位基因的选择压力检测 | 第27-29页 |
·等位基因序列变异位点类型分析 | 第29页 |
·等位基因座位分析 | 第29-32页 |
·等位基因进化树与网络图 | 第29-31页 |
·黄腹角雉个体内等位基因分型 | 第31-32页 |
·黄腹角雉BLB等位基因的氨基酸分析 | 第32-35页 |
·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32-33页 |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33-34页 |
·氨基酸密码使用偏倚性 | 第34-35页 |
·鸡形目BLB基因的进化关系 | 第35-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黄腹角雉BLB基因多态性 | 第40页 |
·黄腹角雉BLB基因的进化模式 | 第40-41页 |
·鸟类BLB等位基因座位讨论 | 第41页 |
·鸡形目鸟类BLB等位基因的进化关系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雉科6种鸟类BLB exon1-exon4 适应性进化研究 | 第43-64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用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43页 |
·样品来源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3页 |
·提取结果的检测 | 第43页 |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扩增程序 | 第43-44页 |
·DNA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44页 |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44页 |
·平端克隆 | 第44页 |
·菌液样品序列测定 | 第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DNA提取检测结果 | 第45页 |
·BLB exon1-exon4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45页 |
·平端克隆结果 | 第45-46页 |
·测序结果 | 第46页 |
·雉科BLB exon1-exon4序列的结构特征 | 第46-51页 |
·雉科BLB exon1-exon4序列的基因结构 | 第46-49页 |
·雉科BLB exon1-exon4序列的碱基组成及多态性 | 第49-50页 |
·选择压力检测 | 第50-51页 |
·雉科BLB exon1-exon4编码氨基酸的序列特征 | 第51-52页 |
·雉科BLB exon1-exon4序列空间结构预测 | 第52-54页 |
·雉科鸟类BLB基因的进化 | 第54-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鸟类BLB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 | 第61页 |
·雉科5种鸟类的选择压力检测 | 第61-62页 |
·雉科鸟类的MHCⅡB基因的进化关系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