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3页 |
二、公平正义的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一)公平、正义的定义分析 | 第13-15页 |
(二)马克思的公平正义理念 | 第15-16页 |
(三)公平正义的定义分析 | 第16-17页 |
三、公平正义之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 第17-19页 |
(一)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 第18页 |
(二)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 | 第18-19页 |
(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19页 |
四、影响我国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19-30页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19-20页 |
(二)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 第20-23页 |
(三)司法体制不公 | 第23-24页 |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24-26页 |
(五)权利腐败现象严重 | 第26页 |
(六)职能部门行政不作为 | 第26-28页 |
(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28页 |
(八)公民社会意识缺陷 | 第28-30页 |
五、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对策分析 | 第30-38页 |
(一)完善经济制度建设,缩小贫富差距 | 第30-32页 |
(二)健全法律制度,捍卫司法公正 | 第32页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第32-34页 |
(四)加强政风廉洁建设,提高防腐拒变能力 | 第34-35页 |
(五)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 第35-36页 |
(六)完善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权利运行秩序 | 第36-37页 |
(七)开展公民主体意识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 第37-38页 |
(八)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 第38页 |
六、结束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