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临床研究 | 第9-18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9页 |
·功能性便秘的严重程度分级 | 第9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中医证候积分法 | 第10-12页 |
·研究资料 | 第12-14页 |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剔除标准 | 第12-13页 |
·脱落标准 | 第13页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3页 |
·分组及一般情况 | 第13-14页 |
·治疗方法及观察方法 | 第14-16页 |
·一般治疗 | 第14页 |
·治疗组给药方法 | 第14-15页 |
·对照组给药方法 | 第15页 |
·统计方法 | 第15页 |
·观察指标 | 第15-16页 |
·疗效评价 | 第16页 |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6页 |
·试验结果 | 第16-18页 |
·疗效比较 | 第16-18页 |
·安全性指标分析 | 第18页 |
·随访情况 | 第18页 |
·脱落与剔除情况 | 第18页 |
2、讨论 | 第18-31页 |
·对照组选药依据 | 第18-19页 |
·入组病例的年龄选择 | 第19-20页 |
·中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第20-23页 |
·病因病机 | 第20-22页 |
·中医证型 | 第22页 |
·中医治疗 | 第22-23页 |
·中药辩证治疗 | 第22页 |
·其他疗法 | 第22-23页 |
·导师临床经验总结 | 第23-31页 |
·气化理论概述 | 第23-24页 |
·脾胃在气化中的作用 | 第24-28页 |
·脾肾阳虚型便秘的产生 | 第28-29页 |
·从脾胃论治脾肾阳虚型便秘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件:文献综述 | 第3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