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四参定悸饮治疗室性过早搏动(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9-11页
对象与方法第11-15页
 1 研究对象第11页
 2 病例选择标准第11-13页
 3 研究方法第13页
 4 观察指标第13页
 5 疗效评定标准第13-14页
 6 统计学处理第14-15页
结果第15-23页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第15-16页
 2 四参定悸饮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影响第16-17页
 3 四参定悸饮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证候积分的影响第17-19页
 4 四参定悸饮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第19-20页
 5 四参定悸饮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比较第20-21页
 6 四参定悸饮对两组患者早搏疗效的影响第21页
 7 四参定悸饮对综合疗效的影响第21-22页
 8 安全性评价第22-23页
理论探讨第23-46页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第23-32页
   ·本病病名的历史源流第23页
   ·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3-25页
   ·辨证论治第25-31页
   ·现代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室性早搏第31-32页
 2 现代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第32-35页
   ·概述第32页
   ·发病机制第32页
   ·治疗现状第32-35页
 3 导师学术思想探讨第35-38页
   ·对病因病机认识第35页
   ·治疗经验分析第35-38页
   ·四参定悸饮方源由第38页
   ·四参定悸饮方案第38页
 4 药物组成、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38-44页
   ·四参定悸饮药物组成第38页
   ·方义分析第38-40页
   ·现代药理研究第40-44页
   ·四参定悸饮方案机制探讨第44页
 5 结果分析第44-45页
 6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附录第55-85页
 附录 1 中医证候评分表第55-56页
 附录 2 病历观察表第56-75页
 附录 3 综述第75-84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 4 个人简历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细胞免疫机制研究
下一篇:通腑醒脑汤治疗肝性脑病(痰热上扰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