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生态化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国内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 第17-20页 |
·国外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生态化相关研究 | 第26-41页 |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界定与特征 | 第26-31页 |
·寒地城市的概念和界定 | 第26页 |
·城市河道的概念和界定 | 第26-28页 |
·城市河道景观的概念和界定 | 第28-29页 |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的特征 | 第29-31页 |
·寒地城市河道的功能 | 第31-35页 |
·水利功能 | 第31-32页 |
·生态功能 | 第32-34页 |
·景观功能 | 第34-35页 |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生态化构成 | 第35-37页 |
·河道形态生态化 | 第35-36页 |
·河道水环境生态化 | 第36-37页 |
·河道植被修复 | 第37页 |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生态化意义 | 第37-39页 |
·复兴滨水空间 | 第37-38页 |
·重塑动植物生态群落 | 第38页 |
·保持生物多样性 | 第38-39页 |
·增强污染控制能力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现状分析 | 第41-53页 |
·寒地城市河道现状调查 | 第41-45页 |
·我国寒地城市河道形态现状 | 第41-42页 |
·我国寒地城市河道水体现状 | 第42-44页 |
·我国寒地城市河道植被现状 | 第44-45页 |
·寒地城市河道存在问题 | 第45-49页 |
·河流形态受损成因分析 | 第45-47页 |
·水体污染成因分析 | 第47-48页 |
·植被退化成因分析 | 第48-49页 |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生态化制约因素 | 第49-51页 |
·河流在城市定位的缺失 | 第49页 |
·土地使用形式的单一 | 第49页 |
·规划管理的疏漏 | 第49-50页 |
·地方特色的缺乏 | 第50页 |
·基础建设的滞后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寒地城市河道景观生态化修复策略 | 第53-80页 |
·河道形态的修复 | 第53-64页 |
·河道横断面修复 | 第53-61页 |
·河道复弯修复 | 第61-63页 |
·河道连续性修复 | 第63-64页 |
·河道水环境的修复 | 第64-75页 |
·栖息地的营造 | 第64-68页 |
·水环境的修复 | 第68-74页 |
·河床的生态疏浚 | 第74-75页 |
·河道植被的修复 | 第75-79页 |
·河道植被修复概述 | 第75-76页 |
·河道植被修复策略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