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使用比较基因组学手段分析转录区域核酸组分的特征和演化的分子机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3-29页
   ·转录调控机制第13-17页
     ·染色质状态第14-15页
     ·细胞核结构第15-17页
     ·转录及下游的mRNA成熟过程是连续的第17页
   ·内含子第17-22页
     ·内含子可以调节转录本可变接切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第17-18页
     ·5’UTR中的内含子和小内含子第18-20页
     ·内含子调节发育第20-22页
   ·转座元件第22-25页
     ·转座元件在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第22-23页
     ·转座元件可以形成新的遗传元件第23-24页
     ·转座元件在基因组中倾向于聚集分布第24-25页
   ·核酸组成异质性第25-29页
     ·基因组核酸组分的描述和形成机制第25页
     ·GC gradient第25-26页
     ·转录区域的突变趋势第26-27页
     ·转录偶联修复第27-29页
2 长双歧杆菌菌株BBMN68基因组测序和核酸组分分析第29-40页
   ·数据第30-31页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 BBMN68基因组DNA第30页
     ·Bifidobacterium longum的基因组和其他细菌的基因组数据第30-31页
   ·方法第31-32页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第31页
     ·基因组Finishing第31页
     ·基因预测第31页
     ·GC skew分析第31页
     ·GC gradient分析第31-32页
     ·其他细菌基因的提取第32页
   ·结果第32-37页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 BBMN68基因组第32-34页
     ·基因组的GC skew第34页
     ·转录区域的GC gradient分析第34-37页
   ·讨论第37-40页
3 脊椎动物GC gradient的研究和基因演化的AS、AP模型第40-67页
   ·数据第41页
     ·mRNA数据第41页
     ·转录组数据第41页
     ·转录起始位点数据第41页
   ·方法与结果第41-64页
     ·使用非冗余基因集,绘制密码子123位的GC gradient第41-42页
     ·GC gradient出现于冷血脊椎动物到温血脊椎动物的过渡阶段第42-45页
     ·人睾丸中表达基因的GC gradient第45-47页
     ·表达量和5’UTR长度影响了GC gradient第47-50页
     ·基因表达的AS AP模型第50-58页
     ·WNK1属于AP型基因第58-60页
     ·使用Slide Window方法计算WNK1的Ka/Ks第60-64页
   ·讨论第64-67页
4 脊椎动物内含子扩张的研究第67-99页
   ·数据第68页
     ·基因组数据和mRNA数据第68页
     ·内含子组份数据第68页
   ·方法第68-70页
     ·构建非冗余基因集第68-70页
     ·获得内含子结构和结构类型第70页
     ·对内部组份进行聚类第70页
   ·结果第70-94页
     ·基因各结构区域内含子的长度分布第70-71页
     ·5’UTR区域内intron的特征第71-73页
     ·含有UTR5I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其5’UTR具有变长的趋势第73-76页
     ·内含子序列组份分析第76-82页
     ·内含子中的LINE和SINE在演化史中存在多个拷贝数爆发期第82-85页
     ·内含子中LINE和SINE呈现聚集分布第85-87页
     ·内含子的GC content受其中扩增的转座子影响第87-90页
     ·Nested TE可以用来推测转座子拷贝扩增的历史第90-94页
   ·讨论第94-99页
     ·5’UTR的长度演化假说第94-95页
     ·转座子驱动的内含子演化假说第95-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1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癌细胞和组织中醛酮还原酶基因表达状态研究
下一篇:基于烷基锌链转移反应的聚丙烯功能化和模块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