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簇科学的研究范畴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簇科学的实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簇科学的计算方法 | 第14-17页 |
·本论文的工作重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三核钒氧簇 V_6O_n~(-/0)(n = 0-8)的结构演化与化学成键 | 第18-38页 |
·前言 | 第18-19页 |
·计算方法 | 第19页 |
·计算结果 | 第19-37页 |
·结构分析 | 第20-29页 |
·V_3~(-/0) | 第20-21页 |
·V_3O~(-/0) | 第21-22页 |
·V_3O_2~(-/0) | 第22-23页 |
·V_3O_3~(-/0) | 第23-24页 |
·V_3O_4~(-/0) | 第24-25页 |
·V_3O_5~(-/0) | 第25-26页 |
·V_3O_6~(-/0) | 第26-27页 |
·V_3~(-/0)O7 | 第27-28页 |
·V_3O_8~(-/0)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7页 |
·模拟光谱与分子轨道分析 | 第29-33页 |
·V_3O_n~-(n = 0-3) | 第29-30页 |
·V_3O_n~-(n = 4-6) | 第30-31页 |
·V_3O_7~-和 V_3O_8~- | 第31-33页 |
·V_3O_n~-(n = 0-8)结构演化和顺序氧化 | 第33-36页 |
·同族金属氧簇 M_3O_n~-(M = V, Nb, Ta)比较 | 第36页 |
·一个电子对几何构型的影响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气相 V_6O_(12)~-和 V_6O_(12)簇研究:笼状构型还是平面构型? | 第38-49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实验背景介绍 | 第39页 |
·理论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理论计算结果 | 第40-43页 |
·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V_6O_(12)~- | 第40-42页 |
·V_6O_(12)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 | 第43-46页 |
·结果讨论 | 第46-48页 |
·V_6O_(12)与 V_6O_(12)~-的化学成键:V~(5+)位和 V~(3+)位 | 第46-48页 |
·气相条件下平面 V_6O_(12)~-与 V_6O_(12)的不稳定性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六核钒氧簇 V_6O_m~(-/0)(m = 13-15)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第49-60页 |
·前言 | 第49-50页 |
·计算方法 | 第50页 |
·计算结果 | 第50-55页 |
·结构分析 | 第51-55页 |
·V_6O_(15)~(-/0) | 第51-52页 |
·V_6O_(14)~(-/0) | 第52-53页 |
·V_6O_(13)~(-/0) | 第53-55页 |
·结果讨论 | 第55-59页 |
·模拟阴离子光电子能谱以及分子轨道分析 | 第55-56页 |
·V_6O_m~-(m = 13-15)的结构演化与顺序氧化现象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