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民事再审事由与既判力概述 | 第10-22页 |
第一节 民事再审事由的基本理论 | 第10-14页 |
一、民事再审事由概念解析 | 第10-11页 |
二、民事再审事由的设立理念 | 第11-12页 |
三、再审事由的制度定位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既判力基础理论界说 | 第14-19页 |
一、既判力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既判力的本质 | 第15-18页 |
三、既判力的作用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关系思辨 | 第19-22页 |
一、我国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冲突与统一 | 第19-21页 |
二、再审事由的设立与既判力作用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比较法视角下民事再审事由设置的规律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再审事由立法例及其分析 | 第22-27页 |
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 第22-24页 |
二、《日本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 第24-25页 |
三、《法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 第25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民事再审事由立法例及其分析 | 第27-29页 |
一、《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 | 第27-28页 |
二、《英国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我国民事再审事由规范的变迁 | 第29-35页 |
一、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及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的再审事由的缺陷. | 第29-30页 |
二、2007年《民事诉讼法》对再审事由修订的变化 | 第30-32页 |
三、现行民事再审事由的缺陷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既判力视角下我国民事再审事由的完善 | 第35-43页 |
第一节 把握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方向 | 第35-37页 |
一、确立民事再审事由的限制条件 | 第35-36页 |
二、树立“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限制性纠错”的指导思想 | 第36页 |
三、以“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为核心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正确认识民事诉讼程序的功能定位 | 第37-39页 |
一、再审事由的设置需符合直观化原则 | 第37-38页 |
二、民事再审事由的设置需符合重要性原则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目前再审事由的分析 | 第39-43页 |
一、绝对性再审事由 | 第39-40页 |
二、相对性再审事由 | 第40页 |
三、复合型再审事由 | 第40-41页 |
四、分层理论的运用 | 第41页 |
五、既判力作用界限与再审事由范围的内在牵连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