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济宁市R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9-19页
   ·研究目的与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8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技术路线第15-18页
   ·论文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8页
     ·论文不足之处第18-19页
2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第19-2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小额信贷的涵义第19-20页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涵义第20-21页
   ·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内涵及有关理论第21-24页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2页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及衡量第23-24页
3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的现实考察第24-45页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历程分析第24-27页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由来第24-25页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第25-27页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的宏观考察第27-35页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第27-34页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特点第34-35页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的微观考察—以济宁R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第35-45页
     ·济宁R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情况介绍第35-38页
     ·济宁R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分析第38-43页
     ·济宁R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困境分析第43-45页
4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分析第45-51页
   ·制约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第46-48页
     ·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第46-47页
     ·缺乏专业人员第47页
     ·业务创新动力不足第47-48页
     ·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第48页
   ·制约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第48-51页
     ·“只贷不存”导致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第48-49页
     ·缺乏针对农村小额贷款法律文件第49页
     ·缺乏支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第49-50页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身份模糊社会认同度低第50-51页
     ·缺乏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有效监督第51页
5 国外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经验借鉴第51-61页
   ·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第52-54页
     ·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简介第52-53页
     ·孟加拉乡村银行成功的原因第53-54页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信贷部(BRI—unit)模式第54-56页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信贷部(BRI—unit)模式简介第54-55页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信贷部(BRI—unit)模式成功的原因第55-56页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第56-58页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简介第56-57页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成功的原因第57-58页
   ·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村银行(FINCA—VB)模式第58-59页
     ·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村银行(FI NCA—VB)模式简介第58-59页
     ·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村银行(FINCA—VB)成功的原因第59页
   ·国际经验总结与启示第59-61页
6 实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第61-67页
   ·实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思路第61-64页
     ·明确自身市场定位第61-62页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第62-63页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63-64页
   ·实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对策第64-67页
     ·改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设计第64-65页
     ·改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第65-66页
     ·加大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政策扶持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校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