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Contents | 第10-13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1 绪论 | 第15-25页 |
| ·传统的抗震技术 | 第15-16页 |
| ·人类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 第15-16页 |
| ·抗震技术的存在问题 | 第16页 |
| ·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和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 ·基础隔震技术的历史发展 | 第16-17页 |
| ·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 | 第17-21页 |
| ·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3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3-25页 |
| 2 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的工作原理 | 第25-40页 |
| ·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的概念 | 第25-29页 |
| ·砂与橡胶粒垫层隔震系统的定义 | 第25-26页 |
| ·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的构造 | 第26-28页 |
| ·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摩擦滑移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及特征 | 第29-34页 |
| ·单质点基础隔震体系结构动力分析 | 第29-31页 |
| ·多质点基础隔震体系结构动力分析 | 第31-34页 |
| ·砂与橡胶粒隔震体系的动力模型 | 第34-38页 |
| ·砂与橡胶粒隔震体系的基本假定 | 第34-35页 |
| ·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的滑移摩擦力模型 | 第35-36页 |
| ·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滑移摩擦的结构模型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3 摩擦摆隔震支座体系的计算分析 | 第40-50页 |
| ·SAP2000软件和摩擦摆支座受力模型 | 第40-42页 |
| ·SAP2000有限元软件 | 第40-41页 |
| ·摩擦摆支座的受力分析 | 第41-42页 |
| ·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模型建立 | 第42-45页 |
| ·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模型与假定条件 | 第42-44页 |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4-45页 |
| ·摩擦系数对结构隔震效果的分析 | 第45-49页 |
| ·摩擦系数对结构的周期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摩擦系数对结构的楼层加速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摩擦系数对结构的楼层位移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砂与橡胶粒隔震垫层振动台试验 | 第50-68页 |
| ·试验材料 | 第50-53页 |
| ·石英砂的基本性能 | 第50-51页 |
| ·橡胶粒的基本性能 | 第51页 |
| ·本次试验所需的材料 | 第51-53页 |
| ·试验设备 | 第53-57页 |
| ·试验砂箱 | 第53-54页 |
| ·建筑模型 | 第54页 |
| ·试验设备 | 第54-57页 |
| ·振动台试验方案 | 第57-58页 |
| ·试验数据及结论分析 | 第58-66页 |
| ·比较不同砂与橡胶粒垫层厚度下的各个楼层的最大加速度值 | 第58-60页 |
| ·比较不同橡胶粒体积含量下的各个楼层的最大加速度值 | 第60-64页 |
| ·比较不同石英砂粒径下的各个楼层的最大加速度值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5 结论及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