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6页 |
·催化与多相催化作用 | 第15-17页 |
·催化反应认识 | 第15-16页 |
·多相催化过程 | 第16-17页 |
·新型纳米催化材料 | 第17-19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7-18页 |
·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 第18-19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9-31页 |
·当今世界能源形式 | 第19-22页 |
·页岩气 | 第19-21页 |
·可燃冰 | 第21-22页 |
·甲烷的转化和利用 | 第22-24页 |
·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 | 第23页 |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 第23页 |
·甲烷自热重整制合成气 | 第23-24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 第24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热力学 | 第25-27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 | 第27-28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积碳问题 | 第28-29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机理研究 | 第29-30页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及反应机理 | 第31-39页 |
·甲醇的来源 | 第31页 |
·甲醇的转化途径 | 第31-32页 |
·MTO反应 | 第32-39页 |
·MTO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33页 |
·MTO催化剂 | 第33-35页 |
·MTO催化剂的失活 | 第35-36页 |
·HZSM-5催化剂上MTO反应机理 | 第36-39页 |
·甲醇在HZSM-5上生成二甲醚 | 第37页 |
·初始C-C键的生成 | 第37页 |
·稳定态烯烃的生成 | 第37-39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第二章 镍基催化剂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 | 第46-55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7-48页 |
·试剂 | 第47-48页 |
·nano-γ-Al_2O_3载体的制备 | 第48页 |
·Ni/Al_2O_3的制备 | 第48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8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催化剂形貌表征 | 第49页 |
·不同CH_4/CO_2比例对应的反应性能及碳管生长行为 | 第49-52页 |
·不同CH_4/CO_2比例时的反应性能结果 | 第49-50页 |
·不同CH_4/CO_2比例反应后催化剂的TEM结果 | 第50-51页 |
·不同CH_4/CO_2比例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RD结果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三章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高稳定性催化剂设计 | 第55-73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6-57页 |
·试剂 | 第56页 |
·Ni/Al_2O_3的制备 | 第56页 |
·CuNi/Al_2O_3的制备 | 第56-57页 |
·CuNi/Zr-Al_2O_3的制备 | 第57页 |
·Zr/CuNi/Zr-Al_2O_3的制备 | 第57页 |
·Zr/CuNi/Al_2O_3的制备 | 第57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57-58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合金效应对Ni基催化剂上碳管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58-65页 |
·催化剂形貌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 第58-59页 |
·催化性能结果 | 第59-61页 |
·TEM表征合金化对碳管的抑制作用 | 第61-62页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RD结果 | 第62-63页 |
·TEM表征高空速下CuNi合金结构的破坏 | 第63页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PS结果 | 第63-65页 |
·氧化锆修饰载体以保护合金结构 | 第65页 |
·二次氧化锆修饰抑制合金颗粒烧结 | 第65-69页 |
·催化剂结构及组成表征 | 第65-66页 |
·反应后催化剂的TEM结果 | 第66-67页 |
·反应后催化剂的XRD结果 | 第67-68页 |
·高空速下催化剂反应性能比较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四章 HZSM-5催化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碳物种的研究 | 第73-89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7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74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74-76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76-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5页 |
·催化剂形貌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 第77-78页 |
·甲醇转化性能结果 | 第78-80页 |
·反应机理及碳物种的贡献 | 第80-83页 |
·通过稳态切换技术判断产物生成路径 | 第80-81页 |
·积碳物种对产物的贡献 | 第81-82页 |
·不同种类积碳物种对生成乙烯的作用方式 | 第82-83页 |
·催化剂后分析 | 第83-85页 |
·积碳物种的Raman和UV-Vis表征 | 第83-84页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Pyridine FT-IR和~(27)Al MAS NMR分析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第五章 多孔固体酸亲水亲油性控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89-101页 |
·引言 | 第89-90页 |
·实验部分 | 第90-92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90-91页 |
·试剂 | 第90页 |
·SBA-15的制备 | 第90页 |
·SBA-15负载HPW催化剂的制备 | 第90-91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91-92页 |
·催化性能测试 | 第9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2-98页 |
·XRD表征 | 第92-93页 |
·FT-IR表征 | 第93页 |
·N_2吸附-脱附结果 | 第93-94页 |
·催化剂的亲水/亲油性分析 | 第94-96页 |
·酯化反应性能 | 第96页 |
·酯化反应过程机理分析 | 第96-97页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RF分析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附录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