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液压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液压系统的分类与基本回路 | 第13-15页 |
·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多泵对液压缸方向控制回路的分析与研究 | 第18-41页 |
·双定子多泵的简介 | 第18-19页 |
·单作用多泵对液压缸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19-21页 |
·单作用多泵对液压缸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分析 | 第21-27页 |
·单作用多泵方向控制回路的流量和压力分析 | 第21-24页 |
·单作用多泵方向控制回路的效率分析 | 第24页 |
·单作用多泵方向控制回路的节能分析 | 第24-25页 |
·单作用多泵典型回路换向时的液压冲击的比较与分析 | 第25-27页 |
·单作用多泵换向节流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分析 | 第27-32页 |
·双作用多泵对液压缸的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分析 | 第32-36页 |
·双作用多泵对液压缸的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32-33页 |
·双作用多泵方向控制回路的流量特性分析 | 第33-35页 |
·外、内泵排量比 c 的取值对多泵输出的影响 | 第35-36页 |
·双作用多泵换向节流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分析 | 第36-39页 |
·双作用多泵换向节流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分析 | 第36-37页 |
·双作用多泵换向节流回路的节能分析 | 第37-39页 |
·多泵对液压缸的其他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多泵对多速马达方向控制回路的分析与研究 | 第41-59页 |
·多速马达的简介 | 第41-42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42-45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特点 | 第45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理论分析 | 第45-48页 |
·典型方向控制回路中多速马达的转矩和转速分析 | 第45-47页 |
·多速马达的转速/转矩和排量比例系数之间的关系 | 第47-48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差动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分析 | 第48-51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差动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48-50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差动方向控制回路的理论分析 | 第50-51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功率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恒功率工况下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恒转矩工况下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特性分析 | 第52-53页 |
·双作用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分析 | 第53-57页 |
·多速马达的一般连接方式 | 第54-55页 |
·多速马达的差动连接方式 | 第55-56页 |
·多泵多速马达不同连接方式联合使用的转速分析 | 第56-57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其他方向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多泵多速马达方向控制回路的仿真分析 | 第59-71页 |
·基于 Amesim 的液压仿真基础 | 第59-60页 |
·多泵多速马达超级元件的创建 | 第60-63页 |
·双定子液压多泵的超级元件的创建 | 第60-62页 |
·双定子多速液压马达的超级元件的创建 | 第62-63页 |
·多泵对液压缸典型方向回路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63-67页 |
·多泵对液压缸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建模 | 第63-65页 |
·多泵对液压缸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仿真与分析 | 第65-67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67-70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建模 | 第67-68页 |
·多泵对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仿真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多泵多速马达典型方向控制回路的原理实验 | 第71-77页 |
·实验系统设计 | 第71-72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72-73页 |
·实验回路及系统 | 第73-74页 |
·实验数据和分析 | 第74-76页 |
·实验样机的主要参数 | 第74页 |
·实验数据的采集 | 第74-75页 |
·实验数据及误差的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