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一)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性质、类型和特征 | 第15-20页 |
(二)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二、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 第24-29页 |
(一) 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24-26页 |
(二)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次根源 | 第26-29页 |
三、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和演进机理 | 第29-35页 |
(一)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 | 第29-31页 |
(二)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进机理 | 第31-35页 |
四、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第35-40页 |
(一)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 第35-37页 |
(二)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五、健全与完善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48页 |
(一) 建立健全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 第40-41页 |
(二) 完善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第41-42页 |
(三) 重构地方政府的回应机制,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 第42-43页 |
(四) 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机制,让群众权益切实受到法律的保障 | 第43-45页 |
(五) 加强和改进党政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 第45-46页 |
(六) 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基层政府领导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一) 主要观点 | 第48页 |
(二) 研究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