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第1章 《杂文报》的发展历程回顾 | 第12-20页 |
| ·青春活泼勇立潮头(1984—1994):革故鼎新,批判性特色鲜明 | 第12-16页 |
| ·成熟辛辣时代之先(1994—2004):关注社会热点,风格日臻成熟 | 第16-18页 |
| ·沉稳老练生生不息(2004 至今):注重深层揭示,更加内敛沉稳 | 第18-20页 |
| 第2章 《杂文报》生存的基础与理由 | 第20-28页 |
| ·杂文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 第20-23页 |
| ·《杂文报》的品牌具有稀缺性 | 第23-25页 |
| ·杂文的批判性当今仍然不可或缺 | 第25-28页 |
| 第3章 《杂文报》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原因 | 第28-36页 |
| ·《杂文报》的尴尬处境 | 第28-30页 |
| ·杂文生存空间缩小 | 第28页 |
| ·杂文魅力减弱 | 第28-29页 |
| ·纸媒整体衰落 | 第29-30页 |
| ·《杂文报》生存困境的形成原因 | 第30-36页 |
| ·时评兴起,受众对杂文的关注度降低 | 第30-32页 |
| ·浮躁之风,使杂文叫好不叫座 | 第32-33页 |
| ·自身未能与新媒体快速接轨 | 第33-36页 |
| 第4章 《杂文报》的突围策略 | 第36-44页 |
| ·开发新媒体平台,塑造品牌化报纸 | 第36-40页 |
| ·开发门户网站 | 第38页 |
| ·建立手机客户端 | 第38-39页 |
| ·利用微博微信官方平台 | 第39-40页 |
| ·建立支付墙,巩固和发展读者群 | 第40-42页 |
| ·创新杂文形式——微杂文满足受众 | 第42页 |
| ·培养青年读者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