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有机合成药物化学论文

生物素化胆甾醇基普鲁兰糖的合成设计及作为药物纳米载体初步安全性评价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普鲁兰糖简介第10-11页
   ·胆甾醇基普鲁兰糖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在纳米载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胆甾醇基普鲁兰糖衍生物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第11-12页
     ·胆甾醇基普鲁兰糖衍生物作为蛋白药物的“分子伴侣”第12-13页
   ·生物素及其作为靶向配体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靶向配体简介第13页
     ·生物素简介第13-14页
     ·生物素作为抗癌药物靶向配体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第16-17页
第2章 生物素化胆甾醇基普鲁兰糖(Bio-CHSP)材料合成、表征及其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第17-26页
   ·引言第17页
   ·试剂及仪器第17-18页
     ·材料及试剂第17页
     ·仪器设备第17-18页
   ·实验方法第18-19页
     ·胆甾醇基普鲁兰糖(CHSP)的合成第18页
     ·生物素化胆甾醇基普鲁兰糖(Bio-CHSP)的合成第18页
     ·合成化合物的 FT-IR、1H-NMR 及 XRD 表征第18-19页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第19页
     ·临界聚集浓度的测定(cac)第19页
     ·自聚集纳米粒的形态观察第19页
     ·粒径分布及 Zeta 电位的测定第19页
   ·结果与讨论第19-25页
     ·Bio-CHSP 的合成及表征第19-22页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临界聚集浓度的测定(cac)第22-23页
     ·透射电镜(TEM)观察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的形态第23-24页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及 Zeta 电位第24-25页
   ·结论第25-26页
第3章 载药 Bio-CHSP 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第26-35页
   ·引言第26页
   ·试剂及仪器第26页
     ·材料及试剂第26页
     ·仪器设备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28页
     ·载药米托蒽醌纳米粒(MTO/Bio-CHSP)的制备第26-27页
     ·载药纳米粒包封率(LE%)与载药量(LC%)的测定第27页
     ·载药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的透射电镜表征第27页
     ·载药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粒径分布及 Zeta 电位的测定第27页
     ·载药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 XRD 粉末衍射分析第27页
     ·载药 Bio-CHSP 自聚集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4页
     ·MTO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8-29页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第29-30页
     ·MTO 在 Bio-CHSP 中的存在形式及载药纳米粒的表征第30-32页
     ·载药纳米粒体外释放实验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第4章 Bio-CHSP 纳米粒小鼠体内安全性的初步评价第35-40页
   ·引言第35页
   ·试剂及仪器第35-36页
     ·材料及试剂第35-36页
     ·仪器设备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38页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第36页
     ·小鼠组织切片流程第36-3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39页
     ·对小鼠体重和食量的影响第38页
     ·对小鼠主要脏器的影响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论文小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致谢第47-48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评价标志物的筛选
下一篇: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的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