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页 |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分类 | 第10-13页 |
·简单苯丙素类 | 第10-11页 |
·木质素 | 第11页 |
·香豆素 | 第11-13页 |
·木脂素 | 第13页 |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 第13-15页 |
·Perkin 反应 | 第13页 |
·Knoevenagel 缩合反应 | 第13-14页 |
·Wittig 反应 | 第14页 |
·交叉氧化偶联反应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16-36页 |
·测试仪器型号和实验试剂 | 第16-17页 |
·测试仪器型号 | 第16页 |
·溶剂的处理及显色剂的配制 | 第16-17页 |
·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 | 第17-35页 |
·(S)-2-4 和天然产物(S)-2-2 的合成 | 第17-23页 |
·(S)-2-1 和天然产物(S)-2-5 的合成 | 第23-24页 |
·天然产物(S)-2-6 的合成 | 第24-25页 |
·天然产物(S)-2-3 的合成 | 第25-28页 |
·天然产物(R)-2-4 的合成 | 第28-30页 |
·(R)-2-2、(R)-2-5 和天然产物(R)-2-1 的合成 | 第30-32页 |
·(R)-2-3 的合成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本文合成的天然产物的结构 | 第36页 |
·第一条路线的反合成分析 | 第36-37页 |
·以 Sonogashira 偶联反应为关键步的合成路线研究 | 第37-38页 |
·第二条路线的反合成分析 | 第38-39页 |
·以 Wittig 反应为关键步的合成路线研究 | 第39-45页 |
·Wittig 模型反应的尝试 | 第39-40页 |
·S 构型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 第40-41页 |
·R 构型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 第41-42页 |
·天然产物 2-3 的合成及构型判断 | 第42-44页 |
·天然产物 2-6 的合成及构型判断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数据表征 | 第46-57页 |
·(R)-2-1 的数据表征 | 第46-47页 |
·(S)-2-2 的数据表征 | 第47-49页 |
·(S)-2-3 的数据表征 | 第49-51页 |
·(R)-2-4 的数据表征 | 第51-53页 |
·(S)-2-5 的数据表征 | 第53-54页 |
·(S)-2-6 的数据表征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