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行波管输能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行波管概述 | 第10-13页 |
·行波管的发展及优势 | 第10-11页 |
·行波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行波管输能耦合结构 | 第13页 |
·国内外宽带行波管研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的实际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行波管的输能耦合结构 | 第18-26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输能耦合结构的选择 | 第19页 |
·输能耦合结构的类型 | 第19-22页 |
·波导型耦合结构 | 第20页 |
·同轴型耦合结构 | 第20-22页 |
·行波管散射参数及驻波比的定义 | 第22页 |
·行波管输能耦合结构阻抗匹配的实现方法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行波管输能结构设计 | 第26-38页 |
·引言 | 第26页 |
·CST MWS软件介绍 | 第26-28页 |
·慢波结构的设计、建模 | 第28-31页 |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特性阻抗 | 第28页 |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建模 | 第28-31页 |
·输能窗的设计、建模 | 第31-36页 |
·输能结构的特性阻抗 | 第31-32页 |
·输能结构的设计 | 第32-34页 |
·输能结构的建模 | 第34-36页 |
·耦合器结构的设计、建模 | 第36-37页 |
·耦合器结构的建模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行波管输能结构仿真与测试 | 第38-58页 |
·引言 | 第38页 |
·同轴线与螺旋线慢波结构的仿真优化 | 第38-45页 |
·同轴-外导体对系统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夹持杆对系统的影响 | 第40-42页 |
·铂金过渡段对系统的影响 | 第42-45页 |
·同轴线与输能窗的仿真优化 | 第45-50页 |
·真空密封区外导体的优化设计 | 第45-48页 |
·输能窗窗瓷结构尺寸对驻波的影响 | 第48-50页 |
·同轴线-输能窗-输能耦合结构的仿真优化 | 第50-53页 |
·对垫环尺寸的优化设计 | 第52-53页 |
·对绝缘子空气柱的优化设计 | 第53页 |
·输能结构的仿真优化及测试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大功率行波管输能窗的热特性测试 | 第58-72页 |
·引言 | 第58页 |
·输能窗的基本结构 | 第58-59页 |
·基本理论 | 第59-62页 |
·假设条件 | 第59-60页 |
·基本原理及控制方程 | 第60-62页 |
·分析步骤 | 第62-66页 |
·前处理 | 第63-65页 |
·加载及求解 | 第65-66页 |
·后处理 | 第66页 |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温度场分析 | 第66页 |
·应力场分析 | 第66-68页 |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68-70页 |
·实验条件及设备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