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创新 | 第17-18页 |
2 商业银行监管概述及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 | 第18-21页 |
·商业银行监管的界定 | 第18页 |
·商业银行监管的基本概述 | 第18-21页 |
·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页 |
·公共规制理论 | 第21-22页 |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2-23页 |
·银行内在脆弱性理论 | 第23-25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现状 | 第25-33页 |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组织框架及其基本职能 | 第25-30页 |
·我国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 第26-27页 |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 第27-28页 |
·行业协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 第28-29页 |
·商业银行内部监管 | 第29-30页 |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控制制度 | 第31-33页 |
·一般性监管控制制度 | 第31-32页 |
·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 第33-34页 |
·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冲突 | 第33页 |
·“一行三会”之间的协作不足 | 第33-34页 |
·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存在监管上的矛盾 | 第34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与同业自律不足 | 第34-36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不足 | 第34-35页 |
·商业银行同业自律有待加强 | 第35-36页 |
·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 | 第36页 |
·商业银行监管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 第36-38页 |
5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监管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2页 |
·英国的银行监管体制 | 第38-39页 |
·美国的银行监管体制 | 第39-40页 |
·日本的银行监管体制 | 第40页 |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监管的经验对我国启示 | 第40-42页 |
·完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 第40-41页 |
·建立适合我国居民消费情况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41页 |
·注重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 第41-42页 |
6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措施 | 第42-49页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监管协调 | 第42-43页 |
·商业银行监管部门要目标明确且保持其独立性 | 第42页 |
·确立中国人民银行在协调机制中的主导地位 | 第42-43页 |
·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和同业自律制度 | 第43-45页 |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 第43-44页 |
·完善商业银行的同业自律制度 | 第44-45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第45-47页 |
·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目标 | 第45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融资来源 | 第45-46页 |
·存款保险费率的确定 | 第46页 |
·确定存款保险范围 | 第46-47页 |
·完善商业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 | 第47-49页 |
7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