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碲基硫系玻璃 | 第12-14页 |
·概述 | 第12页 |
·碲基硫系玻璃的研究历程 | 第12-13页 |
·碲基硫系玻璃的应用 | 第13-14页 |
·硫系微结构光纤 | 第14-19页 |
·硫系微结构光纤概述 | 第14-15页 |
·硫系微结构光纤的研究历程 | 第15-18页 |
·硫系微结构光纤的特性及应用 | 第18-19页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19-23页 |
2 Te 基硫系玻璃及微结构光纤光学理论 | 第23-33页 |
·硫系玻璃基础理论 | 第23-30页 |
·玻璃的形成与通性 | 第23页 |
·玻璃的结构模型 | 第23-25页 |
·玻璃的热学特性 | 第25-26页 |
·光学带隙 | 第26-27页 |
·光学特性及红外截止边理论 | 第27-29页 |
·高纯硫系玻璃的制备 | 第29-30页 |
·硫系微结构光纤基础理论 | 第30-33页 |
·硫系 MOF 的玻璃组成 | 第30页 |
·硫系 MOF 的制备工艺 | 第30-33页 |
3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 第33-40页 |
·玻璃样品的制备 | 第33-35页 |
·石英管预处理 | 第33页 |
·原料称量与抽真空 | 第33-34页 |
·玻璃的熔制和退火 | 第34页 |
·玻璃加工 | 第34-35页 |
·玻璃的测试 | 第35-36页 |
·X 射线衍射( XRD)测试 | 第35页 |
·密度测试 | 第35页 |
·热学特性测试 | 第35-36页 |
·可见-近红外光谱 | 第36页 |
·傅里叶光谱测试 | 第36页 |
·硫系微结构光纤的制备 | 第36-40页 |
·挤压法制作硫系 MOF 预制棒流程 | 第36-37页 |
·硫系玻璃挤压设备的开发以及拉丝机改造 | 第37-39页 |
·光纤端面和强度测试 | 第39-40页 |
4 高稳定性碲基硫系玻璃性能研究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页 |
·远红外 Ge-Te-Ag 硫系玻璃性能研究 | 第40-46页 |
·玻璃形成区和 XRD 分析 | 第40-42页 |
·物理热学性质 | 第42页 |
·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和光学带隙 | 第42-45页 |
·傅里叶红外透过光谱 | 第45-46页 |
·Ge-Te-Ga-Al 硫系玻璃性能研究 | 第46-50页 |
·Ge-Te-Ga-AlCl_3硫系玻璃性能研究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高纯远红外 Ge_(15)Te_(75)Ga_(10)硫系玻璃的制备和研究 | 第54-64页 |
·引言 | 第54页 |
·真空蒸馏理论 | 第54-55页 |
·方案设计 | 第55-57页 |
·结果 | 第57-61页 |
·热学特性 | 第57-58页 |
·可见-近红外透过光谱 | 第58页 |
·组分杂质含量测量分析 | 第58-59页 |
·光学损耗 | 第59-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高强度硫系玻璃微结构光纤初步研究 | 第64-71页 |
·引言 | 第64页 |
·预制棒制作和拉丝实验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