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后现代时装的戏剧性表达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源起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时代与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理论背景 | 第11页 |
·名词解释:后现代时装 | 第11-12页 |
·时代背景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3 后现代时装大师的作品分析 | 第13-26页 |
·后现代时装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后现代时装的戏剧美学 | 第13-14页 |
·主要后现代时装代表设计师及其作品 | 第14-24页 |
·川久保玲(日本) | 第14-15页 |
·亚历山大.麦奎因(英国) | 第15-16页 |
·莎拉.伯顿(英国) | 第16-17页 |
·薇薇安.韦斯特伍德(英国) | 第17-18页 |
·约翰.加里亚诺(英国) | 第18-19页 |
·马丁.马吉拉(比利时) | 第19-20页 |
·维果罗夫(荷兰) | 第20-21页 |
·瑞克.欧文斯(美国) | 第21-22页 |
·加勒斯.普(英国) | 第22-23页 |
·艾里斯.范.荷本(荷兰) | 第23-24页 |
·后现代时装秀场上的戏剧性道具与行为 | 第24-26页 |
4 后现代时装戏剧性表达的常用手法 | 第26-43页 |
·从“头”开始 | 第26-29页 |
·错位拼接 | 第29-30页 |
·廓形的部分夸大 | 第30-32页 |
·出其不意的裸露 | 第32-33页 |
·东方元素的穿插 | 第33-34页 |
·历史的借用 | 第34-36页 |
·不对称 | 第36-37页 |
·红色的运用 | 第37-38页 |
·角色扮演 | 第38-39页 |
·刻意的粗糙感 | 第39页 |
·街头元素的高级应用 | 第39-40页 |
·科技介入 | 第40-41页 |
·后现代时装戏剧性表达中的“戈多” | 第41-43页 |
5 后现代时装继戏剧之后 | 第43-45页 |
·戏剧化后现代时装的地域性 | 第43页 |
·戏剧化后现代时装的时效与未来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学术成果统计 | 第49-50页 |
毕业创作《像雕塑一样》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