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二维图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人脸识别的研究概况第12-28页
   ·人脸识别研究的重要性第12-14页
   ·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内国外的研究情况第14-15页
   ·人脸识别方法的分类第15-22页
     ·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第15-16页
     ·模板匹配法第16页
     ·基于频域分析的识别算法第16-17页
     ·基于统计的方法第17-18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第18-19页
     ·红外人脸图像识别方法第19页
     ·弹性图匹配方法第19-20页
     ·几种混合方法第20-22页
   ·人脸识别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5页
   ·人脸识别的性能指标第25-26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26-28页
2 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提取方法概述第28-40页
   ·主成份分析第29-32页
   ·线性判别分析第32-33页
   ·流形算法第33-35页
   ·离散余弦变换方法第35-37页
   ·压缩感知(CS)理论第37-40页
3 人脸识别中的双边2DPCA算法第40-52页
   ·一般矩阵的低秩近似第40-41页
   ·2DPCA算法第41-42页
   ·双边2DPCA算法第42-43页
   ·增量2DPCA算法第43-44页
   ·双边增量人脸识别算法第44-45页
   ·实验与分析第45-50页
     ·2DPCA、GLRAM和双边2DPCA算法识别率的比较第47-48页
     ·GLRAM和双边2DPCA算法均方根重构误差(RMSRE)的比较第48-49页
     ·2DPCA、GLRAM和双边2DPCA算法识别在识别中耗时的比较第49页
     ·2DPCA、增量2DPCA、GLRAM、双边2DPCA和双边增量2DPCA算法识别率的比较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4 一种改进的加权2DLDA人脸识别算法第52-62页
   ·二维Loog.M方法第53-54页
   ·改进的加权2DLDA第54-57页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7-61页
     ·人脸识别性能评估第57-60页
     ·收敛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基于频域的二维局部保距投影的人脸识别算法第62-77页
   ·提出的方法第63-69页
     ·2DLPP算法第63-66页
     ·频域中2DLPP算法的鲁棒性第66-68页
     ·提出的2DDCT+2DLPP算法第68-69页
   ·实验结果第69-75页
     ·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第69-71页
     ·在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第71-74页
     ·在FERET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第74-75页
     ·在YaleB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第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6 基于频域的压缩感知人脸识别算法第77-86页
   ·人脸识别模型第78-82页
     ·离散余弦变换第78-79页
     ·压缩感知(CS)第79-80页
     ·基于CS的人脸识别(CSFR)第80-81页
     ·基于2DDCT和CS的人脸识别算法(2DDCT+CS)第81-8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创新点摘要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6-98页
致谢第98-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体感网的人体动作监测识别的研究
下一篇:静态图像人体分割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