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类污染物的三维荧光光谱测量与识别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 ·石油类物质污染的背景 | 第11-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石油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 ·荧光光谱技术在石油类污染物质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荧光光谱法在石油类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荧光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石油类物质的荧光光谱测量原理 | 第24-39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荧光分析法原理 | 第24-29页 |
| ·荧光产生过程 | 第24-26页 |
| ·分子结构对荧光的影响 | 第26-28页 |
| ·环境因素对荧光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 第29页 |
| ·常用荧光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 ·普通荧光光谱法 | 第30-31页 |
|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法 | 第31页 |
|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 | 第31-32页 |
| ·导数荧光光谱分析法 | 第32页 |
| ·荧光法检测石油类物质的可行性 | 第32-34页 |
| ·石油类物质的组成 | 第32-34页 |
| ·荧光法检测可行性分析 | 第34页 |
| ·荧光检测仪器的类型及结构 | 第34-38页 |
| ·激发光源 | 第35-36页 |
| ·单色器 | 第36-37页 |
| ·检测器件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章 石油类物质荧光光谱的校正与分析 | 第39-57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测量仪器 | 第39-40页 |
| ·荧光光谱测量数据预处理 | 第40-45页 |
| ·散射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 第40-44页 |
| ·激发与发射光谱校正 | 第44-45页 |
| ·典型石油产品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56页 |
| ·同种石油产品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 | 第45-49页 |
| ·不同石油产品在同种溶剂中的光谱 | 第49-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石油类物质荧光光谱特性与定量分析 | 第57-84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石油类物质组成的荧光特性 | 第57-59页 |
| ·石油产品的光谱特征分析及浓度影响 | 第59-73页 |
| ·实验样品配制与仪器设置 | 第59页 |
| ·不同浓度石油产品荧光光谱红移的分析 | 第59-70页 |
| ·不同石油产品的定量分析 | 第70-73页 |
| ·有序介质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 第73-83页 |
| ·有序介质用于荧光分析的原理 | 第74-75页 |
| ·表面活性剂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 第75-76页 |
| ·石油产品在 SDS 胶束溶液中的光谱特征 | 第76-79页 |
| ·石油产品在 SDS 胶束溶液中的定量分析 | 第79-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5章 二阶校正法用于石油类物质的测定 | 第84-115页 |
| ·引言 | 第84页 |
|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多维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第84-88页 |
| ·化学计量学的起源及发展 | 第84-85页 |
| ·复杂体系多维数据的分辨与校正方法 | 第85-88页 |
| ·石油类物质三维荧光光谱的二阶校正分析 | 第88-94页 |
| ·平行因子分析算法 | 第88-93页 |
|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 | 第93-94页 |
| ·校正步骤与实验样品配制 | 第94-98页 |
| ·二阶校正步骤 | 第94-95页 |
| ·实验仪器设置及样品配制 | 第95-98页 |
| ·二阶校正算法用于石油类物质荧光光谱的分析 | 第98-114页 |
| ·两种石油产品混合的荧光光谱分辨 | 第98-104页 |
| ·三种石油产品混合的荧光光谱分辨 | 第104-106页 |
| ·干扰存在下两种石油产品混合的荧光光谱分辨 | 第106-112页 |
| ·干扰存在下三种石油产品混合的荧光光谱分辨 | 第112-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结论 | 第115-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29-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