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端木蕻良的寓言小说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9页 |
第一章 寓言性思维的形成 | 第19-31页 |
第一节 中外文学的继承与借鉴 | 第19-24页 |
一、来自母亲的民间文学影响 | 第19-20页 |
二、《红楼梦》与传统文学影响 | 第20-21页 |
三、鲁迅与"五四"文学的影响 | 第21-22页 |
四、托尔斯泰和西方文学的影响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创作个性的自觉追求 | 第24-27页 |
一、对深度和强度的追求 | 第24-25页 |
二、"荒寒"土地的忧郁诗人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无奈现实的自我选择 | 第27-31页 |
一、黑暗现实下个人理想的委婉表达 | 第27-29页 |
二、不被认可的抑郁心语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寓言小说的文本解读 | 第31-56页 |
第一节 复杂深邃的思想意蕴 | 第32-46页 |
一、时代青年的心灵轨迹 | 第32-42页 |
二、国民性批判主题的传承与深化 | 第42-46页 |
第二节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 | 第46-50页 |
第三节 多声部的艺术手段 | 第50-56页 |
一、结构 | 第51-52页 |
二、语言 | 第52-54页 |
三、意象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寓言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 第56-60页 |
第一节 左翼文学的丰富和创新 | 第56-57页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走向成熟的文体贡献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