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缩写词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1 农用残膜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 第15-18页 |
·农用膜的产生和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农田残膜污染的现状 | 第16-17页 |
·农田残膜污染的治理措施 | 第17-18页 |
2 可降解地膜的产生和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可降解薄膜的产生和发展 | 第18-19页 |
·可降解地膜的分类 | 第19-21页 |
·光降解地膜 | 第19页 |
·生物降解地膜 | 第19页 |
·光/生物双降解地膜 | 第19-20页 |
·不完全降解地膜 | 第20页 |
·淀粉添加型生物降解地膜 | 第20页 |
·植物纤维添加型降解地膜 | 第20页 |
·完全降解膜 | 第20-21页 |
·微生物合成型 | 第20-21页 |
·高分子化学合成型 | 第21页 |
·天然高分子型 | 第21页 |
·可降解地膜研究的主要领域 | 第21-22页 |
·可降解地膜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 PVA 及 DBP 在可降解膜生产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3-25页 |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主要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低分子量聚乙烯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 | 第25-61页 |
引言 | 第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主要材料及仪器 | 第25-26页 |
·主要材料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6-31页 |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测定 | 第27页 |
·小麦光合功能测定 | 第27-28页 |
·基本光合参数 | 第27-28页 |
·荧光动力学参数 | 第28页 |
·功能叶片色素含量 | 第28页 |
·小麦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小麦叶片可溶性磷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61页 |
·LMWPE 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32-38页 |
·壤土中小麦农艺性状对 LMWPE 的响应 | 第32-38页 |
·分蘖期农艺性状 | 第32页 |
·拔节期农艺性状 | 第32-33页 |
·孕穗期农艺性状 | 第33-34页 |
·开花期农艺性状 | 第34-35页 |
·灌浆期农艺性状 | 第35-37页 |
·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 | 第37-38页 |
·LMWPE 对小麦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 | 第38-50页 |
·壤土中 LMWPE 对小麦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39-42页 |
·LMWPE 分子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LMWPE 不同累积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壤土中 LMWPE 对小麦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42-45页 |
·LMWPE 分子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LMWPE 累积量的影响 | 第45页 |
·壤土中 LMWPE 对小麦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50页 |
·小麦生育期色素含量多元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LMWPE 分子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LMWPE 累积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LMWPE 对小麦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 第50-56页 |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第50-53页 |
·不同分子量 LMWPE 对 NR 活性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累积量 LMWPE 对 NR 活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LMWPE 对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壤土中拔节期 | 第54-55页 |
·沙土中拔节期和灌浆期 | 第55页 |
·粘土中拔节期 | 第55-56页 |
·LMWPE 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磷含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LMWPE 分子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LMWPE 累积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LMWPE 对不同质地土壤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61-81页 |
引言 | 第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主要材料及仪器 | 第61-62页 |
·主要材料 | 第61页 |
·主要仪器 | 第61-62页 |
·设计与方法 | 第62页 |
·实验设计 | 第62页 |
·土壤样本采集 | 第62页 |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62-63页 |
·蔗糖酶 | 第62页 |
·脲酶 | 第62页 |
·蛋白酶 | 第62页 |
·酸性磷酸酶 | 第62-63页 |
·芳基硫酸酯酶 | 第63页 |
·过氧化物酶 | 第63页 |
·脱氢酶 | 第63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81页 |
·LMWPE 对土壤酶活性的多元方差分析 | 第63-65页 |
·LMWPE 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79页 |
·分蘖期 | 第65-69页 |
·LMWPE 分子量的影响 | 第66页 |
·LMWPE 累积量的影响 | 第66-69页 |
·拔节期 | 第69-73页 |
·LMWPE 分子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LMWPE 累积量的影响 | 第70-73页 |
·孕穗期 | 第73-77页 |
·LMWPE 分子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LMWPE 累积量的影响 | 第74-77页 |
·开花期 | 第77页 |
·灌浆期 | 第77-78页 |
·成熟期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DBP 和 PVA 对蚕豆胚根生长代谢的影响和微核效应 | 第81-95页 |
引言 | 第8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主要材料 | 第81-82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82页 |
·主要试剂 | 第82页 |
·实验仪器 | 第82页 |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试材处理 | 第82页 |
·测试方法 | 第82-83页 |
·蚕豆胚根生长测定 | 第82页 |
·蚕豆胚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82-83页 |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及染色体变异的观察 | 第83页 |
·蚕豆胚根总 DNA 的提取及凝胶电泳 | 第83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8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3-95页 |
·DBP、 PVA 对蚕豆胚根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83-84页 |
·对蚕豆胚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第84-87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第85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 第85-86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第86-87页 |
·DBP、 PVA 对蚕豆胚根脯氨酸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87-88页 |
·DBP | 第87页 |
·PVA | 第87-88页 |
·DBP、PVA 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结构影响 | 第88-94页 |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指数 | 第88-90页 |
·细胞微核率和污染指数 | 第90-92页 |
·染色体畸变及类型 | 第92-93页 |
·DNA 片段化分析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5-99页 |
1 结论 | 第95-96页 |
2 讨论 | 第96-97页 |
·农膜残片对农作物生长生理的影响 | 第96页 |
·农膜残片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96-97页 |
·DBP 和 PVA 对植物的环境生物学效应 | 第97页 |
3 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附录: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