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筏基础简化有限元分析及计算程序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1-17页 |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桩筏基础理论分析及简化模式 | 第18-37页 |
·桩筏基础承载机理 | 第18-21页 |
·上部结构刚度与基底反力分布的影响 | 第18-19页 |
·基础刚度与地基模型的影响 | 第19-20页 |
·桩土分担荷载与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 第20页 |
·施工顺序的影响 | 第20-21页 |
·桩筏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 第21-30页 |
·桩筏基础沉降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桩筏基础沉降的规范算法 | 第22-26页 |
·考虑桩间土承载的修正沉降计算法 | 第26-29页 |
·考虑土体三向应力的修正沉降计算法 | 第29-30页 |
·桩筏基础的分析模式 | 第30-37页 |
·筏板分析模式 | 第30-31页 |
·桩土分析模式 | 第31-33页 |
·群桩分析模式 | 第33-35页 |
·简化分析模式 | 第35-37页 |
3 薄板问题有限元法及弹性地基模型分析 | 第37-74页 |
·薄板问题理论概述 | 第37-45页 |
·经典薄板弯曲理论 | 第37-41页 |
·薄板单元的C_1阶连续性问题 | 第41-43页 |
·常见的薄板单元 | 第43-45页 |
·一种C_1阶协调薄板单元 | 第45-62页 |
·薄板单元的协调边界位移 | 第46-51页 |
·协调薄板单元的构造 | 第51-58页 |
·协调薄板单元的证明 | 第58-60页 |
·协调薄板单元的刚度矩阵 | 第60-62页 |
·地基模型的选取 | 第62-65页 |
·文克尔(Winkler)地基模型 | 第62-64页 |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 第64-65页 |
·分层地基模型 | 第65页 |
·文克尔(Winkler)地基上的薄板 | 第65-68页 |
·改进的文克尔模型 | 第65-66页 |
·薄板单元刚度矩阵修正 | 第66-67页 |
·文克尔地基上的薄板算例 | 第67-68页 |
·文克尔(Winkler)地基上的桩筏基础 | 第68-72页 |
·整体刚度矩阵算法 | 第68-70页 |
·桩筏基础的整体刚度矩阵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4 计算程序开发 | 第74-96页 |
·FORTRAN语言简介 | 第74页 |
·板计算程序开发 | 第74-89页 |
·计算主程序 | 第75-76页 |
·计算子程序 | 第76-89页 |
·桩筏基础计算程序修正 | 第89-91页 |
·桩基础数据输入 | 第89页 |
·单元刚度矩阵修正 | 第89-90页 |
·总刚度矩阵修正 | 第90-91页 |
·算例分析 | 第91-96页 |
·筏板算例分析 | 第91-93页 |
·桩筏基础算例分析 | 第93-96页 |
5 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 | 第96-101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96-97页 |
·ANSYS数值模拟 | 第97-99页 |
·确定单元类型与本构关系 | 第97-98页 |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98页 |
·建立计算模型 | 第98-99页 |
·有限元对比分析 | 第99-10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结论 | 第101页 |
·展望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