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0B型敞车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C80B 不锈钢运煤敞车简介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第17-26页 |
| ·疲劳寿命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 ·S-N 曲线 | 第17-18页 |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18-19页 |
| ·雨流计数法 | 第19-20页 |
| ·名义应力法 | 第20-21页 |
|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 第21-25页 |
| ·基于试验的疲劳寿命计算 | 第21-23页 |
| ·基于虚拟仿真的疲劳寿命计算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车体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第26-41页 |
| ·车体结构和性能参数 | 第26-27页 |
| ·车体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27-29页 |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29页 |
| ·车体材料特性 | 第29页 |
| ·车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29-34页 |
| ·AAR 标准载荷工况计算 | 第34-38页 |
| ·心盘载荷工况 | 第34-35页 |
| ·纵向载荷工况 | 第35-36页 |
| ·扭转载荷工况 | 第36-37页 |
| ·侧滚载荷工况 | 第37-38页 |
| ·车体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敞车多体动力学建模和仿真 | 第41-59页 |
| ·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基本理论 | 第41-43页 |
| ·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41-42页 |
| ·车辆多体动力学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 ·敞车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 | 第43-45页 |
| ·敞车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45-50页 |
| ·车体子结构分析 | 第45-48页 |
| ·基于 SIMPACK 的车体柔性化 | 第48-49页 |
| ·敞车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轨道激励 | 第50-51页 |
| ·敞车仿真模型的运行品质 | 第51-54页 |
| ·动荷系数 | 第51-53页 |
| ·平稳性指数 | 第53-54页 |
| ·敞车动力学仿真 | 第54-58页 |
| ·仿真线路样本 | 第54-56页 |
| ·样本仿真结果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车体结构的疲劳寿命 | 第59-75页 |
| ·基于 AAR 标准的车体疲劳寿命 | 第59-67页 |
| ·心盘载荷损伤计算 | 第62-63页 |
| ·纵向载荷损伤计算 | 第63-64页 |
| ·扭转载荷损伤计算 | 第64-65页 |
| ·侧滚载荷损伤计算 | 第65-66页 |
| ·车体损伤统计 | 第66页 |
| ·车体疲劳寿命 | 第66-67页 |
|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车体疲劳寿命 | 第67-73页 |
| ·疲劳寿命分析软件 MSC.Fatigue | 第68-69页 |
| ·材料疲劳特性 | 第69页 |
| ·车体结构的应力时间历程 | 第69-72页 |
| ·车体疲劳寿命计算 | 第72-73页 |
|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附录 A | 第83-85页 |
| 附录 B | 第85-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