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华北地区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1-12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2-13页
     ·文献分析法第12页
     ·综合比较分析法第12页
     ·案例分析法第12-13页
第二章 华北地区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概述第13-21页
   ·流域生态补偿的含义及特点第13-15页
   ·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华北地区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重大意义第16-17页
   ·华北地区流域基本概况分析第17-18页
   ·华北地区流域生态补偿现状第18-19页
   ·华北地区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性分析第19-21页
第三章 跨流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与政策探究第21-26页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跨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规定第21-23页
     ·宪法中的规定第21页
     ·民法中的相关规定第2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第21-22页
     ·《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第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第22页
     ·行政法规及地方规范性文件中的规定第22-23页
   ·现行法律法规的不足第23-25页
     ·综合性的环保基本法存在结构性缺陷第23页
     ·《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尚未成熟第23-24页
     ·尚没有形成完善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法律体系第24页
     ·法律在水资源权属方面的规定不够完善第24-25页
   ·现行政策的缺陷第25-26页
     ·缺少专门的跨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第25页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部门色彩强烈第25页
     ·大多数生态补偿政策缺乏延续性第25页
     ·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缺少公众参与第25-26页
第四章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经验借鉴第26-31页
   ·国外相关的经验及借鉴第26-27页
     ·美国纽约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第26页
     ·德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第26-27页
     ·日本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第27页
     ·澳大利亚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第27页
     ·厄瓜多尔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第27页
   ·我国对国外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借鉴第27-28页
     ·跨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第27-28页
     ·跨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第28页
   ·国内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及评述第28-31页
     ·广东省境内的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第28页
     ·浙江省小流域的生态补偿实践第28-29页
     ·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第29页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评析第29-31页
第五章 华北地区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第31-44页
   ·《生态补偿条例》的出台第31-33页
     ·《生态补偿条例》的指导思想和立法目的第31页
     ·《生态补偿条例》的基本原则第31-33页
     ·《生态补偿条例》立法的优先领域第33页
     ·立法过程中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第33页
   ·修改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第33-36页
     ·《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地位第34页
     ·《环境保护法》不适应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第34-35页
     ·生态补偿法律体系需求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第35-36页
   ·完善生态补偿市场调节机制第36-38页
     ·水权交易制度第36页
     ·华北地区水权交易制度的构建第36-37页
     ·排污权交易制度第37页
     ·水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第37-38页
   ·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第38-40页
     ·政府补偿方式第38-39页
     ·市场补偿方式第39页
     ·其他补偿方式第39-40页
   ·加强政府监督,加大地方执法力度第40-42页
     ·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阻碍因素第40-41页
     ·完善政府监督与执法力度的对策第41-42页
   ·加强华北地区跨流域生态补偿法制宣传教育第42-44页
     ·宣传主体的多元化第42-43页
     ·宣传形式的多样性第43页
     ·积极推进农村生态补偿法制宣传教育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