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强度锆铝合金成分设计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锆的性质 | 第11-13页 |
| ·金属锆的物理性能 | 第11-12页 |
| ·金属锆的化学性质 | 第12-13页 |
| ·金属锆的核性能 | 第13页 |
| ·锆及锆系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主要元素对锆合金的作用 | 第13-14页 |
| ·杂质元素在锆中的作用 | 第14页 |
| ·锆及锆合金的应用 | 第14-16页 |
| ·金属热处理 | 第16-17页 |
| ·锆铝合金的应用及特点 | 第17-19页 |
| ·锆铝合金的应用 | 第17页 |
| ·锆铝合金的金属间化合物 | 第17-19页 |
| ·Zr_3Al 相的特点 | 第19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第21-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 ·锆铝合金成分的选取 | 第22页 |
| ·合金制备 | 第22-23页 |
| ·试样的熔炼 | 第22页 |
| ·试样的铸造 | 第22-23页 |
| ·试样的机加工 | 第23页 |
| ·真空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 第23-24页 |
| ·等时退火处理 | 第23-24页 |
| ·等温退火处理 | 第24页 |
| ·不同的冷却速度对合金的影响 | 第24页 |
| ·快速冷却试验 | 第24页 |
| ·试验测试及分析仪器 | 第24-27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4-25页 |
| ·金相试验 | 第25页 |
| ·硬度测试 | 第25-26页 |
| ·密度测试 | 第26页 |
| ·拉伸试验 | 第26页 |
| ·压缩试验 | 第26页 |
| ·扫描电镜及能谱试验 | 第26-27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试验 | 第27页 |
| ·试验方案 | 第27-28页 |
| ·技术路线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锆铝合金的制备 | 第30-42页 |
| ·熔炼 | 第30-34页 |
| ·熔炼方法的选择 | 第30-31页 |
| ·熔炼设备 | 第31页 |
| ·配料 | 第31页 |
| ·锆铝合金的熔炼 | 第31-34页 |
| ·铸造 | 第34-40页 |
| ·铸造方法的选择 | 第34页 |
| ·铸造设备 | 第34页 |
| ·吸铸 | 第34-35页 |
| ·喷铸 | 第35-36页 |
| ·翻转浇铸 | 第36-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热处理对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42-72页 |
| ·退火温度对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42-49页 |
| ·退火温度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42-44页 |
| ·退火温度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第44-48页 |
| ·退火温度对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保温时间对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49-57页 |
| ·保温时间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50-52页 |
| ·保温时间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第52-55页 |
| ·保温时间对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冷却速度对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 ·冷却速度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冷却速度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 第58页 |
| ·冷却速度对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铝含量对合金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59-64页 |
| ·铝含量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59-63页 |
| ·铝含量对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快速冷却处理对合金的影响 | 第64-70页 |
| ·Zr_3Al 相的高温稳定性 | 第65-66页 |
| ·合金的转变温度 | 第66-67页 |
| ·在不同温度下快速冷却后对合金的影响 | 第67-70页 |
| ·合金密度的变化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5章 热处理对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72-80页 |
| ·现有锆系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72-73页 |
| ·锆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73-79页 |
|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 第73-74页 |
| ·合金的抗拉强度 | 第74-77页 |
| ·合金的断口分析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研究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