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基于含杂原子光电功能材料的有机电子器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引言第9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第9-16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原理第11-13页
     ·氧化铟锡(ITO)作阳极的界面修饰第13-14页
     ·磷光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第14-16页
   ·有机电双稳态器件第16-19页
     ·有机电双稳态器件的活性材料第16-18页
     ·有机电存储器阻抗转换的机制第18-19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阳极界面修饰的研究第21-33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2-23页
     ·实验材料第22-23页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第23页
   ·PEDOT:PSS和eMoO_3对OLED空穴注入性质的影响第23-26页
     ·OLED器件的制备第23-2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5-26页
   ·eMoO_3和sMoO_3对OLED空穴注入性质的影响第26-29页
     ·OLED器件的制备第2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29页
   ·sMoO_3和PEDOT:PSS掺杂对OLED空穴注入性质的影响第29-32页
     ·OLED器件的制备第29-30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杂原子p-n结构材料在有机电致磷光方面的应用第33-49页
   ·磷光器件的主体材料第33-38页
     ·咔唑类主体材料第33-35页
     ·芳基硅烷类主体材料第35-36页
     ·氧磷类主体材料第36-37页
     ·聚合物主体材料第37-38页
   ·基于杂原子P-N结构主体材料的蓝光PhOLED器件性能优化第38-48页
     ·P-N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质及作为主体材料的可行性分析第39页
     ·基于DNCzPO的蓝光电致磷光器件制备第39-40页
     ·发光层掺杂比例对器件性质的影响第40-42页
     ·电子传输层Bphen厚度对器件电致光谱的影响第42-44页
     ·发光层厚度对器件发光效率的影响第44-46页
     ·基于优化结构的P-N型主体材料表征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基于聚乙烯基甲基硅芴的有机电双稳态器件研究第49-59页
   ·聚乙烯基甲基硅芴分子第49页
   ·有机电双稳态器件第49-51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9-50页
     ·器件的制备工艺与测试方法第50-5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58页
     ·基于PSi的开关及存储特性第51-53页
     ·ITO/PSi/Al器件的导电模型第53-55页
     ·不同有机薄膜厚度对器件的影响第55-56页
     ·不同退火温度对器件的影响第56-57页
     ·开关机理的猜测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6-67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7-68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带双模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下一篇:含C^N=N结构的同环和异环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