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产品的三维功能公差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公差规范 | 第12-13页 |
·公差分析 | 第13-16页 |
·公差综合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7-20页 |
第2章 功能公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0-26页 |
·引言 | 第20页 |
·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 第20-21页 |
·公差分析模型 | 第21-23页 |
·小位移旋量模型 | 第21-22页 |
·分析线模型 | 第22-23页 |
·三维功能公差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计算原理 | 第24-25页 |
·末端表面的离散化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典型连接的误差传递形式 | 第26-36页 |
·引言 | 第26页 |
·典型连接的分析 | 第26-34页 |
·平面|平面|平面连接 | 第26-29页 |
·平面|柱面|挡块连接 | 第29-31页 |
·平面|柱面-柱面连接 | 第31-33页 |
·柱面|平面连接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建立传递关系方程的规则 | 第36-52页 |
·引言 | 第36页 |
·建立位移表示方程 | 第36-41页 |
·第一平面的位移和方向 | 第36-38页 |
·第二平面的位移和方向 | 第38页 |
·带有过盈的第一柱面的位移 | 第38-39页 |
·不利间隙圆柱面的位移 | 第39-40页 |
·有利间隙圆柱面的位移 | 第40-41页 |
·柱面的定向 | 第41页 |
·第二和第三接触点的研究 | 第41-48页 |
·平面︱平面连接表面的标准公差 | 第42-43页 |
·平面︱平面连接表面的位移分析 | 第43-46页 |
·位移的不对称性 | 第46-47页 |
·平面︱柱面连接的性能 | 第47-48页 |
·建立传递方程的规则 | 第48-50页 |
·第二平面传递规则 | 第48-49页 |
·第二柱面传递规则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产品三维功能公差的实例分析 | 第52-66页 |
·引言 | 第52页 |
·公差累积分析的特点 | 第52-53页 |
·串联和并联的影响 | 第52-53页 |
·复杂功能要求的处理 | 第53页 |
·两零件装配体的公差分析 | 第53-58页 |
·柱面|平面连接分析 | 第54-57页 |
·平面|柱面连接分析 | 第57-58页 |
·基准顺序的影响 | 第58页 |
·与小位移旋量方法的比较 | 第58-60页 |
·多零件机构的公差累积计算 | 第60-65页 |
·传动滑块的结构 | 第60-61页 |
·传动滑块的公差分析步骤 | 第61-62页 |
·公差累积计算分析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