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略语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7页 |
1 挥发酚在工业中应用的现状以其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挥发酚简介 | 第15-16页 |
·挥发酚的工业应用 | 第16页 |
·苯酚在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4-硝基苯酚在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2,4-二氯苯酚在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页 |
·挥发酚的危害 | 第16-17页 |
2 挥发酚检测 | 第17-21页 |
·4-氨基安替比林法 | 第18-19页 |
·样品的采集和储存 | 第18页 |
·实验用水 | 第18页 |
·蒸馏装置的选择 | 第18-19页 |
·实验中对爆沸和起泡的处理 | 第19页 |
·流动注射法 | 第19-20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19-20页 |
·样品的检测 | 第20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20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0页 |
·GC-MS检测水产品中挥发酚 | 第20-21页 |
3 挥发酚对鱼体的影响 | 第21-22页 |
·挥发酚对鱼体的毒性作用 | 第21-22页 |
·挥发酚对鱼体过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22页 |
·挥发酚对鱼体营养和风味的影响 | 第22页 |
4 挥发酚的处理 | 第22-25页 |
·物化处理法 | 第23页 |
·化学处理法 | 第23-25页 |
·光催化降解法 | 第24页 |
·超声波催化降解法 | 第24-25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25页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鱼体中挥发酚的检测 | 第26页 |
·水体中挥发酚对鲫鱼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 第26页 |
·水体中苯酚的降解研究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鱼体和水体中挥发酚的检测 | 第27-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主要设备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28-29页 |
·样品的蒸馏 | 第29页 |
·样品蒸馏液的萃取和比色 | 第29-30页 |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 第30页 |
·样品挥发酚浓度的计算 | 第30-31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线性和灵敏度 | 第31页 |
·检出限 | 第31-32页 |
·回收率实验结构 | 第32页 |
·样品蒸馏的条件优化 | 第32-34页 |
·实验用水 | 第32-33页 |
·蒸馏装置的选择 | 第33页 |
·防暴沸和消泡条件的选择 | 第33页 |
·NaOH浓度的选择 | 第33-34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34-35页 |
·鱼样中挥发酚的检测 | 第34-35页 |
·水样中挥发酚的检测 | 第35页 |
3 结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水体中挥发酚对鲫鱼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 第37-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9页 |
·实验原料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主要设备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6页 |
·实验设计和饲养管理 | 第39页 |
·取样和样品的前处理 | 第39-40页 |
·取样 | 第39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39-40页 |
·水分测定 | 第40页 |
·灰分测定 | 第40页 |
·粗蛋白测定 | 第40页 |
·盐溶性蛋白和水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40页 |
·质构特性的测定 | 第40页 |
·脂肪测定 | 第40页 |
·脂肪酸测定 | 第40-41页 |
·样品提取 | 第40-41页 |
·皂化及甲酯化 | 第41页 |
·色谱条件 | 第41页 |
·肌苷酸的测定 | 第41-43页 |
·样品的前处理 | 第41-42页 |
·液相色谱条件 | 第42-43页 |
·挥发性成分测定 | 第43页 |
·固相微萃取条件 | 第43页 |
·色谱条件 | 第43页 |
·鱼样肝脏匀浆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肝脏中SOD酶活性的测定 | 第43-44页 |
·GSH-PX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CAT活力的测定 | 第44-45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6-60页 |
·挥发酚对鲫鱼肌肉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挥发酚对鲫鱼肌肉灰分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挥发酚对鲫鱼肌肉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挥发酚对鲫鱼肌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挥发酚对鲫鱼肌肉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挥发酚对鲫鱼肌肉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挥发酚对鲫鱼肌肉质构的影响 | 第50-51页 |
·挥发酚对鲫脂肪酸的影响 | 第51-54页 |
·挥发酚对过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54-57页 |
·挥发酚对SOD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挥发酚对MDA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挥发酚对CAT活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挥发酚对GSH-PX活性的影响 | 第57页 |
·挥发酚对鲫肌苷酸的影响 | 第57-58页 |
·挥发酚对鲫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第58-60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60-64页 |
·挥发酚对鲫鱼营养指标的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挥发酚对鲫鱼质构影响机理分析 | 第61-62页 |
·挥发酚对鲫鱼脂肪酸影响机理分析 | 第62-63页 |
·挥发酚对鲫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分析 | 第63-64页 |
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水体中苯酚的降解研究 | 第65-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主要试剂 | 第65页 |
·主要设备 | 第65-66页 |
·试验含酚废水的配置 | 第66页 |
·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6-67页 |
·试验含酚废水的配置及试验方法 | 第67页 |
·含酚废水的配置 | 第67页 |
·试验方法 | 第67页 |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67页 |
·降解方法 | 第67页 |
·分析方法 | 第6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TiO_2与Fe_2O_3的复合比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催化剂用量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H_2O_2用量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pH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曝气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 第71页 |
3 结论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