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风力发电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3页 |
|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风力发电现状 | 第11-13页 |
| ·风力发电系统 | 第13-17页 |
| ·风力机功率调节 | 第13-14页 |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 第14-17页 |
| ·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变换器结构分析 | 第17-18页 |
| ·控制策略 | 第18-19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1-27页 |
| ·风力机 | 第21-23页 |
| ·风力机的种类 | 第21页 |
| ·风力机特性 | 第21-23页 |
| ·交流励磁双馈电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双馈电机能量流动关系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7-35页 |
|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稳态数学模型 | 第27-30页 |
|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 第27-30页 |
|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运动方程 | 第30页 |
| ·坐标变换矩阵 | 第30-32页 |
|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到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3s/2s)坐标变换 | 第31页 |
| ·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到两相旋转dq坐标系(2s/2r)坐标变换 | 第31-32页 |
|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到两相旋转dq坐标系(3s/2r)坐标变换 | 第32页 |
|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 ·双馈异步发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 ·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的运动方程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双馈电机的柔性并网控制策略 | 第35-49页 |
|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方式概述 | 第35-37页 |
| ·空载并网方式 | 第35页 |
| ·负载并网方式 | 第35-36页 |
| ·两种并网方式的比较 | 第36-37页 |
| ·变换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37-43页 |
| ·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转子侧变换器控制策略 | 第38-42页 |
|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 | 第42-43页 |
| ·最大风能追踪 | 第43-45页 |
| ·最大风能追踪过程 | 第43-44页 |
| ·最大风能追踪时参考功率的计算 | 第44-45页 |
| ·空载柔性并网控制策略 | 第45-47页 |
| ·控制策略切换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双馈电机系统及并网仿真与实验 | 第49-66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试验系统的构成 | 第49-51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运行试验结果 | 第51-56页 |
| ·电动模式下空载试验 | 第51-53页 |
| ·电动模式下堵转试验 | 第53-55页 |
| ·双馈电机工作特性曲线的测定 | 第55-56页 |
| ·空载并网仿真和试验结果 | 第56-65页 |
| ·并网仿真模型的搭建及仿真结果 | 第56-59页 |
| ·空载并网试验结果 | 第59-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