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1. 职业兴趣的概念 | 第9页 |
| 2. 职业兴趣结构的研究 | 第9-14页 |
| ·国外的研究 | 第9-14页 |
| ·Roe的圆形结构 | 第9-10页 |
| ·Holland的六边形结构 | 第10-11页 |
| ·Gati的层级结构 | 第11-12页 |
| ·Prediger的二维结构 | 第12-13页 |
| ·Rounds和Tracey的球型结构 | 第13-14页 |
| ·国内的研究 | 第14页 |
| 3. 职业兴趣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 第14-18页 |
| ·国外的研究 | 第14-16页 |
| ·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 | 第14-15页 |
|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 第15页 |
| ·霍兰德的自我探索量表 | 第15页 |
| ·其他职业兴趣量表 | 第15-16页 |
| ·国内的研究 | 第16-18页 |
| ·职业兴趣量表的编制 | 第16-17页 |
| ·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 | 第17-18页 |
| 4. 职业兴趣探查量表的介绍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创新 | 第20-22页 |
| 1. 问题提出 | 第20-21页 |
| 2. 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量表修订 | 第22-45页 |
| 1. 修订目的 | 第22页 |
| 2.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 3. 量表的翻译 | 第22页 |
| 4. 量表的初测 | 第22-27页 |
| ·目的 | 第22-23页 |
| ·方法 | 第23-24页 |
| ·工具 | 第23页 |
| ·被试 | 第23页 |
| ·程序 | 第23-24页 |
| ·统计处理 | 第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 ·项目分析 | 第24-26页 |
| ·结果 | 第26-27页 |
| 5. 量表的二测 | 第27-35页 |
| ·目的 | 第27页 |
| ·方法 | 第27-28页 |
| ·工具 | 第27页 |
| ·被试 | 第27-28页 |
| ·程序 | 第28页 |
| ·统计处理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 ·项目分析 | 第28-31页 |
| ·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 ·结果 | 第34-35页 |
| 6. 量表的三测 | 第35-39页 |
| ·目的 | 第35页 |
| ·方法 | 第35-38页 |
| ·工具 | 第35页 |
| ·被试 | 第35-36页 |
| ·程序 | 第36页 |
| ·统计处理 | 第36页 |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 ·结果 | 第38-39页 |
| 7. 正式量表的分析 | 第39-45页 |
| ·信度分析 | 第39页 |
| ·效度分析 | 第39-44页 |
| ·内容效度 | 第39-40页 |
| ·结构效度 | 第40-41页 |
| ·效标效度 | 第41-44页 |
| ·结果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常模的制定 | 第45-50页 |
| 1. 常模 | 第45-46页 |
| 2. 铜陵市总常模 | 第46-47页 |
| 3. 类型常模 | 第47-49页 |
| 4. 常模的解释和应用范围 | 第49-50页 |
| ·常模的解释 | 第49页 |
| ·常模的应用范围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50-53页 |
| 1. 研究意义 | 第50页 |
| 2. 研究不足 | 第50-51页 |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1页 |
| 4.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中文文献 | 第53-55页 |
| 英文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67页 |
| 附录1 职业兴趣探查量表简版(IP-48-B)的初稿 | 第57-60页 |
| 附录2 量表第二稿的补充项目 | 第60-61页 |
| 附录3 职业兴趣探查量表简版(IP-48-B)的第四稿 | 第61-64页 |
| 附录4 职业兴趣探查量表简版(IP-48-B)的正式版本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