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概述 | 第19-33页 |
·大学生村官概述 | 第19-24页 |
·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内涵 | 第19页 |
·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 | 第19-21页 |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 | 第22-24页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概述 | 第24-33页 |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观 | 第25页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 | 第25-27页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 第29-33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 第33-41页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绩 | 第33-35页 |
·政府高度重视,整体得到推进 | 第33-34页 |
·确立法律体系,改革管理体制 | 第34-35页 |
·内容逐步充实,形式不断丰富 | 第35页 |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 第35-41页 |
·承载和宣传了民主意识 | 第36-37页 |
·更新了农村传统思想观念 | 第37页 |
·强化了农村基层组织队伍 | 第37-38页 |
·推动了民主制度的执行 | 第38-39页 |
·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障碍分析 | 第41-51页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不足 | 第41-45页 |
·村民自治与现行政治体制的冲突 | 第41-42页 |
·村级管理民主中存在薄弱环节 | 第42-43页 |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保障乏力 | 第43-44页 |
·经济发展滞后制约民主政治发展 | 第44-45页 |
·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困难 | 第45-48页 |
·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局限性 | 第45-46页 |
·农村环境对大学生村官的排斥 | 第46-47页 |
·民主意识匮乏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 | 第47页 |
·农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47-48页 |
·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欠缺 | 第48-51页 |
·大学生村官获取机制不科学 | 第48-49页 |
·大学生村官发展机制不完善 | 第49-50页 |
·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不健全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促进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建议 | 第51-69页 |
·地方政府、农村基层切实抓好民主政治建设 | 第51-55页 |
·切实抓好村级管理民主工作 | 第51-53页 |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 第53-55页 |
·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 第55页 |
·大学生村官应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第55-58页 |
·培养积极心态 | 第56页 |
·提升工作能力 | 第56-58页 |
·大学生村官运用科学方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 第58-64页 |
·积极引导民主意识的提升 | 第58-59页 |
·协助推进农村决策的民主化 | 第59-60页 |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平台做好宣传 | 第60页 |
·努力探索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形式 | 第60-63页 |
·促经济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 第63-64页 |
·国家应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 第64-69页 |
·完善选聘培养机制 | 第64-67页 |
·健全管理考核机制 | 第67-68页 |
·增强激励保障机制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