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法律拟制论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26页 |
导言 | 第26-33页 |
第一章 法律拟制概论 | 第33-65页 |
第一节 法律拟制的概念及特征 | 第33-47页 |
一、法律拟制的概念 | 第34-38页 |
二、法律拟制的特征 | 第38-47页 |
第二节 法律拟制的类型 | 第47-57页 |
一、按逻辑可能性不同的分类 | 第47-49页 |
二、按拟制主体不同的分类 | 第49-52页 |
三、按所运用的法律领域不同的分类 | 第52-57页 |
第三节 法律拟制产生的原因 | 第57-65页 |
一、应对客观事实的无限性 | 第57-59页 |
二、弥补法律自身的漏洞 | 第59-61页 |
三、维护法律稳定的需要 | 第61-63页 |
四、满足社会的特定需求 | 第63-65页 |
第二章 刑法中法律拟制的法理证成与辨析 | 第65-109页 |
第一节 刑法中法律拟制的法理基础 | 第65-85页 |
一、立法技术的典型形式 | 第65-66页 |
二、刑事政策的贯彻路径 | 第66-72页 |
三、刑法经济的实现方式 | 第72-78页 |
四、罪刑均衡的目标引领 | 第78-81页 |
五、类比思维的刑法写照 | 第81-85页 |
第二节 对刑法中法律拟制质疑的澄清 | 第85-104页 |
一、法律拟制的“威胁” | 第85-95页 |
二、对法律拟制“正当性”质疑之辨析 | 第95-104页 |
第三节 刑法中法律拟制的形成要件 | 第104-109页 |
一、基础性事实——法律拟制的前提 | 第104-107页 |
二、参照性法律——法律拟制的依据 | 第107-109页 |
第三章 我国刑法中的法律拟制规定梳理 | 第109-190页 |
第一节 我国刑法总则中的法律拟制规定 | 第109-124页 |
一、浮动领土的规定 | 第109-110页 |
二、单位犯罪的规定 | 第110-114页 |
三、部分但书规定 | 第114-116页 |
四、特别累犯的规定 | 第116-118页 |
五、准自首的规定 | 第118-121页 |
六、特殊缓刑的规定 | 第121-122页 |
七、公共财产的规定 | 第122-123页 |
八、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 | 第123-124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法律拟制规定 | 第124-190页 |
一、对客观行为的法律拟制 | 第124-168页 |
二、对犯罪主体的法律拟制 | 第168-177页 |
三、对主观方面的法律拟制 | 第177-187页 |
四、对其他对象的法律拟制 | 第187-190页 |
第四章 刑法中的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辨析 | 第190-234页 |
第一节 注意规定的概念及特征 | 第190-194页 |
一、注意规定的概念 | 第190-191页 |
二、注意规定的特征 | 第191-194页 |
第二节 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的联系与区别 | 第194-204页 |
一、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的联系 | 第194-196页 |
二、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的区别 | 第196-198页 |
三、法律拟制和注意规定的区分方法 | 第198-204页 |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注意规定梳理 | 第204-234页 |
一、提示需“明知”的注意规定 | 第205-207页 |
二、提示以共犯处断的注意规定 | 第207-213页 |
三、提示应数罪并罚的注意规定 | 第213-215页 |
四、提示按强奸罪论处的注意规定 | 第215-217页 |
五、提示依照职务犯罪论处的注意规定 | 第217-224页 |
六、提示依照特殊规定定罪处罚的注意规定 | 第224-226页 |
七、提示其他的注意规定 | 第226-234页 |
第五章 刑法中的法律拟制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第234-268页 |
第一节 法律拟制与转化犯的关系辨析 | 第234-246页 |
一、转化犯的概念及特征 | 第234-242页 |
二、法律拟制与转化犯的联系和区别 | 第242-246页 |
第二节 法律拟制与法定一罪的关系辨析 | 第246-253页 |
一、法律拟制与集合犯 | 第246-250页 |
二、法律拟制与结合犯 | 第250-253页 |
第三节 法律拟制与处断一罪的关系辨析 | 第253-259页 |
一、法律拟制与连续犯 | 第253-256页 |
二、法律拟制与牵连犯 | 第256-259页 |
第四节 法律拟制与推定的关系辨析 | 第259-268页 |
一、推定的概念及特征 | 第260-263页 |
二、法律拟制与推定的联系及区别 | 第263-268页 |
第六章 刑法中法律拟制的设置规则及程序 | 第268-290页 |
第一节 刑法中法律拟制的设置规则 | 第268-283页 |
一、立法拟制原则 | 第268-273页 |
二、拟制相当性原则 | 第273-276页 |
三、刑法机能协调原则 | 第276-277页 |
四、拟制谦抑性原则 | 第277-280页 |
五、司法便捷原则 | 第280-283页 |
第二节 刑法中法律拟制的特定立法程序 | 第283-290页 |
一、法律拟制的公众参与程序 | 第284-286页 |
二、法律拟制的立法说明程序 | 第286-287页 |
三、法律拟制的审查、解释及废止程序 | 第287-290页 |
参考文献 | 第290-30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03-305页 |
后记 | 第305-3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