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保护责任”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保护责任”的由来 | 第11-14页 |
一、 “保护责任”的五个国际文件 | 第11-12页 |
二、 “保护责任”的理论来源——主权人本化学说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保护责任”与人道主义干涉的联系与区别 | 第14-16页 |
一、 “保护责任”与人道主义干涉的联系 | 第14-15页 |
二、 “保护责任”与人道主义干涉的区别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保护责任”的法律性质初探 | 第16-18页 |
一、 “保护责任”不是国际条约法规则 | 第16-17页 |
二、 “保护责任”不是国际习惯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保护责任”面临的困境 | 第18-33页 |
第一节 “保护责任”对《宪章》第 39 条的扩大解释 | 第18-23页 |
一、 扩大解释造成的影响——直接冲击国际法基本原则 | 第18-21页 |
二、 《宪章》第 39 条的解释主体和解释权限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保护责任”所面临的争议 | 第23-33页 |
一、 单个国家是否可以履行“保护责任” | 第23-24页 |
二、 联合国大会是否可以授权采取行动 | 第24-26页 |
三、 区域和次区域组织采取行动是否可以采用“事后授权”的方式 | 第26-27页 |
四、 “保护责任”的履行范围是否可以包括自然灾害 | 第27-29页 |
五、 安理会是否负有采取行动的“法律义务” | 第29-31页 |
六、 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是否可以受到限制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保护责任”的国际实践及其评述 | 第33-36页 |
第一节 利比亚问题与“保护责任” | 第33-35页 |
一、 利比亚局势概述 | 第33页 |
二、 对利比亚问题中“保护责任”的评述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叙利亚问题与“保护责任” | 第35-36页 |
一、 叙利亚局势概述 | 第35页 |
二、 对叙利亚问题中“保护责任”的评述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保护责任”理论的完善和中国的应对 | 第36-45页 |
第一节 “保护责任”理论的完善 | 第36-41页 |
一、 制定更加严格的军事干涉启动条件 | 第36-38页 |
二、 制定区域和次区域组织军事干涉的行为标准 | 第38-39页 |
三、 建立“保护责任”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 第39-40页 |
四、 消除“保护责任”适用的双重标准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的立场和对策 | 第41-45页 |
一、 我国对“保护责任”的态度和立场 | 第41-43页 |
二、 我国对“保护责任”的对策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